的相關法律內容包括以下:(一)遺贈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遺贈是公民以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送給國家、集體組織或者人以外的其他公民,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執行效力的單方法律行為。遺囑人在遺贈中也稱為遺贈人,遺囑指定接受遺贈財產的人稱為受遺贈人,也稱遺贈受領人。
2、作為遺贈所特有的法律特征,主要體現在:
(1)遺贈是給他人以財產利益的無償行為。不同于法定繼承人的是,受遺贈人與遺贈人之間沒有法律上的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等,遺贈人給予他人的財產利益,是無償轉讓,不以受遺贈人應盡法律上的義務為前提。在遺贈中,雖然有時也有附有某種義務,但這種義務不可能是對等的。遺贈人不能只將財產義務贈與他人,也不能使受贈人所負的義務超過其所享受的權利,所以,遺贈必須是無償的。
(2)受遺贈人是國家、集體組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法定繼承人不能作為受遺贈人,而只能稱為遺囑繼承人。法定繼承人基于遺囑取得遺產也可能是無償的,但在繼承法上把這歸于遺囑繼承的遺產取得方式。法定繼承人只是自然人,而受遺贈人不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和集體組織;遺囑繼承人限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受遺贈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外指定。
總之,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精神,遺贈和遺囑繼承之間主要是主體的不同,并無原則性的差別。
(二)遺贈的有效條件
1、據以確認受遺贈權的遺囑必須是合法有效的遺囑。遺囑無效,當然導致遺贈的無效。
2、遺贈人須有遺囑能力。
3、遺贈人須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如果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而遺贈人又沒有為其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則涉及這一必要份額的遺贈無效。
4、遺贈人所立的遺囑符合法定的形式。遺贈人設立的遺囑不符合法定形式,遺贈無效。
5、受遺贈人須為在遺贈人的遺囑生效時生存之人。先于遺贈人死亡或者與遺贈人同時死亡的公民,不能成為受遺贈人,因為其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6、遺贈的財產須是在遺贈人死亡時能夠執行遺贈的合法遺產。如果遺贈財產不屬于遺產,或者于遺贈人死亡時該項財產已不存在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執行,則遺囑無效。
(三)遺贈與遺囑繼承、贈與的區別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公民以遺囑方式處分自己財產而在其死后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遺贈與贈與都是公民自愿、無償地將自己的財產贈給他人的法律行為。但是,遺贈與遺囑繼承、贈與之間仍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1、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1)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主體范圍不同。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而且是與立遺囑人有血緣關系、婚姻關系、撫養關系的自然人。而受遺贈人則可以是國家、集體組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即并不限于自然人,可以是與遺囑人有密切聯系的人,也可以是與遺囑人沒有任何關系的人。
(2)遺囑繼承權與受遺贈權的客體范圍不同。遺囑繼承權的客體是遺產,遺囑繼承人對遺產的繼承是概括地承受財產權利和被繼承人生前的財產義務。而受遺贈權的客體只是遺贈人生前享有的財產權利,受遺贈人并不承受被繼承人的債務。
(3)受遺贈人與遺囑繼承人作出接受和放棄表示的要求不同。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應于法定期間內作出接受遺贈的明示的意思表示。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而遺囑繼承人自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則視為接受繼承,放棄繼承權必須于此期間內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措施執行人員是否可以退休
2020-11-12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物業私攬小區廣告收入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17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