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近幾年來,從聚眾斗毆的這種犯罪行為上來看,現(xiàn)在持械聚眾斗毆的案發(fā)比例是非常高的,甚至雙方互毆的過程當中會發(fā)現(xiàn)都帶的有砍刀,甚至是鋼管等這些重型機械的,可見在斗毆過程當中殺傷力也是非常大的。正常的成年人應該都知道聚眾斗毆情況嚴重的話已經(jīng)犯罪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最高院聚眾斗毆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最高院聚眾斗毆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及各省高院檢察院“聚眾斗毆罪”的司法解釋
為依法懲治聚眾斗毆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結合司法實踐,現(xiàn)對辦理聚眾斗毆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聚眾斗毆罪的認定
(一)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伙,人數(shù)一般達三人以上,有聚眾斗毆故意的互相毆斗的行為。要嚴格掌握聚眾斗毆行為的定罪標準,防止把一些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以犯罪論處。
(二)聚眾斗毆通常表現(xiàn)為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其他不正當動機而成幫結伙地斗毆,往往造成嚴重后果。要與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肆意挑釁、無事生非的尋釁滋事罪區(qū)別開來。對于因民事糾紛引發(fā)的互相斗毆甚至結伙械斗,規(guī)模不大,危害不嚴重的,不宜以聚眾斗毆罪處理,構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處理。
(三)“聚眾”是指為實施斗毆而聚集三人以上的行為。聚眾方式既包括有預謀的糾集行為,也包括臨時的糾集行為。“三人以上”既包括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也包括其他一般參加者。
(四)雙方均有互毆的故意,斗毆時一方達三人以上,一方不到三人的,對達三人以上的一方可以認定為聚眾斗毆,對不到三人的一方,如果有聚眾行為的,也可以聚眾斗毆罪論處,如果沒有聚眾行為的,不以聚眾斗毆罪論處,構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論處。
二、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的認定
(一)聚眾斗毆案件審理中要注意查明首要分子。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是指聚眾斗毆的組織者、策劃者、指揮者。對于被糾集者又糾集他人的二次糾集行為人是否認定為首要分子,視情節(jié)而定。
(二)聚眾斗毆的積極參加者是指首要分子以外在聚眾斗毆中發(fā)揮主要作用或者在斗毆中直接致傷、致死他人者。
(三)在幕后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不論其是否直接參加斗毆,一般應認定為首要分子;在聚眾及準備斗毆中行為積極并起重要作用的,不論其是否直接參加斗毆,一般應認定為積極參加者。
三、聚眾斗毆罪的加重情節(jié)
(一)關于“多次聚眾斗毆的”認定
1、多次聚眾斗毆是指實施聚眾斗毆三次以上。
2、如果行為人在一次斗毆中短暫中斷后,針對同一對象又繼續(xù)斗毆的,應認定為一次。
(二)關于“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認定“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是指雙方參加斗毆的人數(shù)達十人以上,并且斗毆場所涉及多處,或者斗毆持續(xù)時間較長,或者斗毆手段兇殘,或者在當?shù)卦斐蓯毫佑绊懙葒乐匚:ι鐣伟驳那樾巍?/p>
(三)關于“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認定 “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是指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導致社會正常生活、工作、學習、教育、科研等秩序遭到破壞,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等情形。
四、關于“持械聚眾斗毆的”認定
1、“械”是指各種槍支、治安管制器具、棍棒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工具。對于持磚塊、酒瓶類一般工具進行斗毆的,要結合所持一般工具在斗毆中的使用情況及造成的后果等情節(jié),認定是否為“械”。
2、“持械”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直接使用器械斗毆,或者在斗毆中攜帶并且顯示但實際未使用的情形。
3、持械既包括事先準備器械并在斗毆中使用,也包括在實施斗毆過程中臨時就地取材獲得器械并使用。對于奪取對方所持器械并使用的,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
4、參與預謀持械聚眾斗毆,或者明知本方人員為斗毆而攜帶器械,即使本人未攜帶和使用器械,構成共同犯罪的,也均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對于預謀持械聚眾斗毆但沒有將器械帶到斗毆現(xiàn)場或對本方人員為斗毆而攜帶器械進行積極阻止的,可不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
5、聚眾斗毆中,一方持械而另一方未持械的,對持械一方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對未持械一方不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五、聚眾斗毆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刑事責任的確定
(一)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應對其組織、策劃、指揮的全部犯罪承擔責任;對于積極參加者,應按照其參與實施的犯罪進行處罰。
(二)聚眾斗毆中,對于積極參加者作用差別明顯,能夠分清積極參加者的主、次作用的,應當對積極參加者確定主、從犯及應當承擔相應的罪責。
(三)對于首要分子在組織、指揮聚眾斗毆犯罪過程中雖然要求其他積極參加者不能造成他人傷亡,但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產(chǎn)生的,對首要分子仍應轉化定罪。
(四)聚眾斗毆中,其他積極參加者致人重傷、死亡,首要分子在組織、指揮犯罪過程中重傷、殺人故意不明顯,但有概括故意的,其也要對其他積極參加者致人重傷、死亡的后果承擔責任,對首要分子應當轉化定罪。
(五)聚眾斗毆中,參加者不是首要分子糾集,而系參加者自愿、主動參與斗毆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如首要分子明知又未阻止的,首要分子應當對此積極參加者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承擔罪責。
(六)聚眾斗毆中,部分積極參加者致人重傷、死亡,其他積極參加者對被害人有共同加害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共同犯罪中相互配合、支持的行為,對共同加害的其他積極參加者也一并轉化定罪,但應根據(jù)各共同加害人致人重傷、死亡后果作用及原因力大小等情節(jié),區(qū)別適用刑罰。
(七)聚眾斗毆中致人重傷、死亡,不能查清直接加害人,但能夠查清共同加害人的,對共同加害人均轉化定罪。
(八)聚眾斗毆中致人重傷、死亡,既不能查清直接加害人,又不能查清共同加害人的,對首要分子應轉化定罪,對其他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斗毆罪從重處罰。
(九)在一次聚眾斗毆中,部分積極參加者轉化定罪,部分積極參加者沒有轉化定罪,而對首要分子進行轉化定罪的,對首要分子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
(十)在一次聚眾斗毆中,同一行為人同時既致人重傷又致人死亡的,對行為人的轉化定罪,采取重行為吸收輕行為的原則,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
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對各地方的法院在審理聚眾斗毆這種行為的時候對相關情節(jié)的認定進行了非常詳細的介紹。因為聚眾斗毆罪當中不僅是主要組織人員要重判,對那些積極參加的,最高人民法院也是要求要嚴重處決的。
聚眾斗毆罪辯護詞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如何在勞動關系的建立、變更和解除等方面預防勞動糾紛
2021-03-21房屋裝修的設計費如何計算
2021-02-17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2個股東如何設監(jiān)事
2020-12-26公司跨區(qū)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2-28當事人能否協(xié)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訴訟期間涉案房產(chǎn)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