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修改的原則有哪些?
1、慎重原則
所謂慎重原則,指的是修憲機關在決定是否修改憲法和如何修改憲法時應進行全局性的綜合考慮,只有在條件成熟時才可以修改憲法。慎重修憲的原因包括:
其一,憲法位于一國金字塔法律體系的頂端,是其他一切法律制定和實施的根據。憲法修改后,其他法律為了與憲法保持一致以獲取因具有合憲性而享有的各項保護措施,必然會做出相應的變更或廢止。這樣,整個社會的立法成本會驟然增加,立法成本的最終承擔者--納稅人的負擔也會隨之加重。并且,更令納稅人難以忍受的是,在其他法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期間,國家權利與公民權利的運作區間呈不定狀態,公民沒有充分的依據來尋求法律保護。同時,原有行為預期的瓦解也將使社會陷入無序和停滯狀態。
其二,如果一個社會已經具備了民主傳統,那么對于憲法的任何修訂都必須盡量不去觸動憲法的結構。憲法結構的穩定使憲法穩定的外在表現。憲法結構不宜觸動的原因是:特定時代的制憲者對自己設計的憲法結構總是情有獨鐘,同時期的普通公眾也心存戀舊情結。憲法修改,即使內容更趨正當性,但由于觸動了憲法機構,致使部分公民產生憲法被肢解的痛苦感覺,從而可能誘發抵觸情緒,使新憲法的實施困難重重。
2、程序正當原則
英國人蒲萊斯根據修憲機關和修憲程序的差異,將憲法分為柔性憲法和剛性憲法。前者指憲法的修改由普通立法機關或依普通立法程序進行;后者包括三種情況:一是修憲權由特殊的制憲團體專有;二是修憲草案雖由普通立法機關進行,但需經其他團體批準,三是普通立法機關可為修憲機關,但修憲程序不同于普通立法程序,或要求召開上下兩院的聯席會議,或要求2/3以上的多數贊同等。目前,各國憲法多規定嚴格的修憲程序,即以剛性憲法為主。雖然各自的修憲程序存在差異,但在價值取向上,都追求程序的正當性。修憲程序的正當性一方面有利于確保修憲內容的正當性,從而提高其社會的適應能力,延緩下一次憲法修改的到來;另一方面能增強修憲內容的可接受性,為其實施鋪平道路。
其實大家應該能夠理解必須要秉持著慎重和程序正當的這兩點原則來對我國的憲法進行修改,如果憲法修改程序不正當,那實際上所謂的憲法精神也將蕩然無存了。因此,憲法絕對不是某一位或者哪個國家權力機構就能夠資質進行變動的,每一次憲法的修改程序上和修改的內容上都是嚴格依法進行的。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土地出讓方式主要有哪些,土地出讓方式分別有哪些含義
2021-03-13拆遷房屋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11如何分割拆遷安置房屋和補償款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