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下,商業的運行也順應國家法治制度的建設頒布相關條文規定,其中就有商法的規定。那么,民法總則中關于商主體有什么規定呢?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商主體就是商人,商人應當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合理地進行相關商業活動,盡應盡的義務。
一、《民法總則》對法人的規定如下(《民法總則》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
第五十七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 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九條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六十條 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第六十三條 法人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應當將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登記為住所。
第六十四條 法人存續期間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六十五條 法人的實際情況與登記的事項不一致的,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二、什么是商主體
商主體又稱商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參與商事法律關系,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商行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在傳統商法中,有的國家稱其為商人。商主體是一種特殊的法律人格體,它既關系到商法的調整范圍和法律的適用,又關系到商主體的專門保護和商法的價值取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商主體法定成為了各國普遍采取的做法,即對商主體的表現形式以相應的商法規定為依據。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民法總則中關于商主體的商法的詳細內容。通過詳細閱讀您可以知道,商人依法履行相應的職責,商人也有民事權利和行為能力,在相關違法行為中是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同時,商主體再進行民事活動中,應當遵循相關的民事規定。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