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社會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質就是由人身和財產(chǎn)這兩種關系共同組成的,我國的民事法律主要就是對于民事主體進行平等的規(guī)范和調整,處理一般的民事糾紛在我國的民法總則當中都是有據(jù)可查的。應該說民事糾紛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生活當中遇到的狀況,因此了解一下《民法總則》的規(guī)定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jù)當然也很有必要的。
一、《民法總則》的規(guī)定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jù)是什么?
(一)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解讀:本條明確習慣作為法源的合法性,但在無法律或習慣可供適用時,并沒有規(guī)定法官可以基于公平正義理念,依據(jù)法理作出判決。這條規(guī)定一如既往地堅持了法院審判“應當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依法獨立審判原則,沒有賦予法官的造法職能。
(二)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二、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有哪些?
(一)態(tài)度和藹,把握調解主動權
對待當事人要態(tài)度和藹,讓當事人對你有一種親近感,讓當事人打消對你的顧慮,取得當事人的信任,當事人才會跟你說實話。立案時就要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以聊天的方式了解當事人情況,摸清當事人的心理,了解當事人想什么,要做什么,做到知己知彼,占據(jù)主動,調解時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做好當事人的調解工作。但在立案中說話不能太隨意,熱情接待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當事人急你一定不能急,適當控制當事人的情緒,有理有序開展工作。在立案時就要進行調解說理,為調解工作打下伏筆。如果立案工作做得好,調解工作就順暢多了。
(二)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
要審理好一個案件,審判人員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特別是在基層法庭,當事人起訴后,往往要找審判人員講一講自己的理由。其實這對法官調解案件也是一種幫助,雙方各說各的理,有些問題原告不說的,被告會說,一些相對簡單的案件在庭前就被法官所熟悉了,調解時法官就容易抓住重點。因此,對當事人的談話要耐心傾聽并作好記錄。
要理順調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調解側重點也不同,案件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無論是在庭前調解還是在庭后調解,法官在做調解工作前要對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一個粗略的調解方案,首先將案件的主要矛盾點予以定位,同時對定位的矛盾點,要與全庭或者合議庭全體人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后再進行調解。如果在達不成共識的情況下調解,有可能會出現(xiàn)反差,特別是當事人在咨詢不同的審判員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案件處理方法,使當事人聽后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產(chǎn)生對主審法官的不信任,認為主審法官在欺騙他,甚至對案件存有僥幸心理,時刻盼望著案件會有轉機,對主審法官的調解表現(xiàn)出不積極或者敵對,不利于案件的調解處理。
(三)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調解準備工作
審理一起案件,必須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如果程序出錯,當事人就會咬住法院不放松,程序違了法,案件就會審理不公,一個案子在程序上做得公正,對案件審理就會有很大幫助。當事人打官司,往往在針對對方當事人無有力證據(jù)時,或自己感覺法院有偏袒之嫌疑時,他就會對法院或有關法官有意見,法官做調解工作難度就增加了,特別是個別律師可能會當事人說法院程序如何違法。如果是這樣,調解工作就會失敗,不得不通過判決結案。
調解準備工作必須扎實,只有準備工作做得好,證據(jù)充分詳實,調解工作才能順利開展,特別一些需要評估、鑒定的案件,一定要及時做好這一基礎工作,才能給當事人一個公信力,信服感,使在當事人在調解工作中都無話可說,并對證據(jù)予以認可,這對案件審理工作幫助很大。如果不及時鑒定將錯過鑒定最佳時期,甚至造成無法鑒定的后果,會造成案件審理工作的被動。
(四)多做簡易調解工作,注意調解言詞
庭前調解是最好也是最簡單實用的一種方法,法院的調解原則是查明事實、分清事非,案結事了。筆者認為:在庭前調解中,不必太認真,一定要分清誰是誰非,而應該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只要調解程序、調解內容不違法,不違反雙方自愿的原則就好,特別是雙方當事人比較熟的,或有的當事人跟審判人員也比較熟悉,最好不要過分認真,事非當事人自己心里都有數(shù),所以調解人員也不要過分強調事非曲直,適當?shù)摹把b糊涂”,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當事人說話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他們怎么說都行,但審理人員說話必須講究分寸了。法官是否對當事人以誠相待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和行動上。語言的表達既可以充分展現(xiàn)法官的能力,又能體現(xiàn)法官的修養(yǎng),語言運用的技巧在法官與當事人的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一個案件,不同的法官來審理,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都是語言表達的作用。簡易調解時最好不要直入主題(講案件)。而應該先對當事人噓寒問暖,跟當事人講一些生活和工作的事情開始。這樣使調解氣氛融洽,有助于拉近當事人和法官的距離,避免調解起來氣氛緊張,伴隨著言語的溝通,最終達到讓法官的話在當事人心中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如果雙方當事人都在場,法官不要與任何一方當事人有親密的語言,更不可對一方當事人進行嚴厲批評,讓當事人產(chǎn)生錯覺,認為法官與另一方當事人有特殊的關系,不利于法官對案件的調解。
在出現(xiàn)民法總則規(guī)定沒有法定的處理民事糾紛的規(guī)定的情況時,需要按照公平原則處理,若其他法律法規(guī)有規(guī)定的,應當適用其規(guī)定。在遇到民事糾紛時為了緩解司法壓力,一般來說,需要第三方介入調解,第三方需要在了解案情的基礎上,整理思路后,才能開始做調解工作。
其實主要是有些比較極端的民事糾紛,目前在民法總則中可能沒有特別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工作人員處理這類型的民事糾紛,在不違背社會基本人倫道德的基礎下,適用相關的民俗習慣來解決。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明確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guī)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有限責任公司破產(chǎn)清算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3-18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醫(y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guī)定
2021-02-18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民間借貸房產(chǎn)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xié)議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08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
2020-11-1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xiàn)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