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計算公式的不統一以及信息披露的不規范和錯漏是當前最為突出的問題。
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對"基金可分配凈收益"進行明確定義:在《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辦法》中沒有提及該指標;在證監會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指引》附件二《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試行)》中,雖對"基金的可分配凈收益"作出了披露要求,但也沒有給出確切的計算方法;明確提出"基金可分配凈收益"計算公式的,是2001年7月30日第十五次基金業聯席會議。根據此次會議紀要,該指標被定義為: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未分配凈收益--證券投資估值減值。
當時,作出這一定義的背景是《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辦法》尚未頒布,已有的基金也均為封閉式基金。隨著《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辦法》的頒布實施和開放式基金的誕生,原有的指標已不能適用于存在申購和贖回的開放式基金,而要相應地調整為: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未分配凈收益--未實現利得損失;或者進一步細分為:基金可分配凈收益=基金本期凈收益+期初未分配收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申購贖回損益平準金-本期基金已分配收益-未實現利得損失。
然而,有些基金給出的公式卻并不與之相同,如大成價值增長在2003年中報里給出的公式仍然是: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未分配凈收益-證券投資估值減值;**行業成長則在其公式里遺漏了申購贖回損益平準金科目。有趣的是,根據這兩家公司給出的計算結果來看,實際采用的公式卻又是: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未分配凈收益--未實現利得損失。
上述兩只基金雖然公式有誤,但結果正確,問題倒也不大,可有的開放式基金卻沒有按照《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試行)》的要求在年報中披露基金可分配凈收益,這就屬不規范之列了,更有的開放式基金在計算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時出現了錯漏,這就使得投資者無以適從了。如銀華優勢在2003年中報里給出的基金可分配凈收益就沒有扣除本期基金已分配收益;另有一只開放式基金在2003年中報中將該指標定義為:基金可分配凈收益=基金本期凈收益+上年結轉未分配收益-本期已分配基金凈收益-損益平準金-未實現利得損失(注:應為"加"損益平準金,公告原文如此)。簡化后就是:基金可分配凈收益=未分配凈收益-未實現利得損失。然而,從該基金披露的"基金可分配凈收益"金額來看,根本沒有減去"未實現利得損失"項。也就是說,該基金事實上將"未分配凈收益"視為了"基金可分配凈收益"。而這一疏忽帶來的誤差約為663萬,占該基金披露的可分配凈收益60%以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要不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1-03-07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