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有哪些情形
企業和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通常包含如下內容:
1、企業無違規情況,勞動者自己提出離職的,企業不支付補償金;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工資;
3、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并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4、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需要用人單位舉證并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勞動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此處可以與上面部分聯系起來。
《證據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該怎么去爭取,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