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稅的追征期是多長時間?
關稅的追征期是20年。現在的稅收法律規定有了一些變化。如減輕納稅人負擔方面,對于偷稅、抗稅、騙稅等,其法律追訴年限有望限定在20年。
現行稅收征管法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但,“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即偷、抗、騙稅的,其法律追征期沒有任何限制。
另外,“申報確認”為修正案中新加入的一道稅收征管流程。熊偉表示,這跟目前稅收征管流程中的“納稅評估”比較類似。因為納稅評估,很多內容屬于稅務機關內部的管理,而“申報確認”是納稅人“納稅申報”后一個正常的程序,即當納稅人遞交相關材料后,稅務機關需要告知納稅人,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要求等。
爭議也仍然存在。如業內爭論多年的現行征管法中第八十八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即只有先納稅,才能申請行政復議;復議不服者,才能向法院起訴。
二、偷繳關稅的法律規定。
偷稅:《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漏稅:只有因為稅務機關的過失而使納稅人少繳稅款才叫漏稅。稅務機關3年內可以追征;特殊情況追征期可延長到10年。
《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征管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偷稅罪是偷稅情節嚴重的行為。據刑法規定,扣繳義務人采取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10%以上且超過一萬元的,依照偷稅罪處罰。偷稅罪的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含自然人和單位。
偷稅情節嚴重是指:其一,偷稅數額較大,即偷稅的數額占應繳稅數額的10%以上且超過一萬元。在計算偷稅數額時,應注意對行為人未經處理的偷稅行為,要累計計算其偷稅額。其二曾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這說明行為人明知故犯,主觀惡意較大。偷稅情節是否嚴重是區分偷稅罪和一般偷稅行為的關鍵。
法律當中規定公民向國家繳納一定的稅收為的事,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從而能夠進行一些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當然如果存在著偷稅納稅的行為,那么就會受到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而且需要進行追加征收,時間的話是20年。
稅收行政復議生效時間是多久?
稅收行政復議決定有幾種方式?
稅收行政復議案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中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地役權和租賃權沖突
2021-01-13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工地受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1-01-10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利有何具體規定?
2021-02-16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