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跟隨國家的政策開始在境外投資,希望走向國際化并能夠賺取豐厚的利潤。但是境外投資涉及到的法律關系非常復雜,所以在境外投資的時候需要敏銳的商業頭腦。那么,中國企業2018年境外投資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應注意的問題
1、是對將要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對外商的投資政策和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市場狀況、消費特點、產業競爭力等進行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對法律法規的了解,一般國家對大規模的并購都有警惕的心理,主要是利用反壟斷方面的立法對并購加以限制;而對外資投資建廠則采取歡迎的態度,甚至有優惠的政策。例如美國對境外投資建立中小企業就有鼓勵政策。美國對少數族裔商業也有扶植,美國少數族裔有西裔、非裔、亞裔等,因此華商小企業就有雙重優惠,若為婦女企業則能有三重優惠。
2、是要選準投資的產業定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境外不同產業應選取中國有優勢而對方相對薄弱或地方歡迎投資的產業。如東盟和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前蘇聯和東歐的部分國家在需要投資量較大的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森林和漁業等領域的開始力量比較薄弱,中國企業容易進入,如果對該國(地區)能給予合理的回報,他們對中國企業去投資與他們共同開發資源一般是持歡迎態度的。
中國在家電、機械、紡織、輕工、電子通信等行業在上述國家和地區都具有比較優勢,支持和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到這些國家投資辦廠,開展境外加工裝配,一般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發達國家在信息、電子、生物工程等朝陽產業方面具有優勢,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投資或合資建立和收購產研結合的企業,利用當地的技術和專業人員共同開發和制造高科技產品,對提高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國家對這些行業的外國投資一般沒有限制,關鍵是中國企業要有資金實力。發達國家對容納就業較多的中小企業一般是鼓勵發展的,中國企業到這些國家投資建立生產當地進口較多的輕工、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等產品的中小企業,遇到的阻力也較小。
3、是要確定首先進入的主導產品。到境外投資選擇的產品一般應該在國內已具有競爭力,名列省市或全國同行業前茅。而且產品已有向該國和地區出口的基礎。實踐也反復證明了核心能力對企業走出去的成敗起決定性作用。
4、是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國企業境外獨資建廠或收購百分百股份,遇到的困難很大,最好不要采取這種方式;而合資和收購部分股份(包括控股)則比較容易一些。
如果采用合資方式建廠,必須做好可行性論證并精心選擇好合作伙伴。如果不做好可行性論證,就很容易掉入合資陷阱。收購部分股份或選取好的合作伙伴共同并購可以幫助中國的收購企業彌補整合能力方面的差距。在過渡期內,與被收購方的管理層合作,仍保持企業運營,使被收購方的資產逐步從運作中剝離,有助于收購方平穩接管有關業務,最終獲得控制權。部分收購時要搞好與被收購方的合作,可以訂立一些額外條款保證聯合資產如銷售渠道的使用以及專利、品牌等知識產權資產的合理分配。合作伙伴形式能夠建立一個雙贏的交易,如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部門就屬于這種情況。
5、是選擇熟悉國際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機構有能力的專業人士,作為自己的委托機構和相關業務的代理人。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金融、法律、財會體系,由于目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還處于初級階段,企業人員的局限性和各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差異,中國企業(包括一些特大型企業)一般還不可能擁有熟悉投資目標國家或地區各種有關知識和經驗的人才,借用外力都有一些專業的機構和人才可供企業選用,關鍵是在委托之前要對被委托機構和代理人的資質、能力和信譽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才能避免出現用人(機構)不當或上當受騙的后果。同時企業也要注意自己人才的培養,因為依靠他人總不如自己人方便,而且成本往往較高。
6、是注意投資地點的選擇。企業以境外一個國家或地區投資還會碰到在該國家或地區的地域選擇問題,地點的選擇同樣要依據企業自身核心業務發展對外部資源和市場利用的需要。如果走出去主要旨在利用外部資源,是看哪兒獲得所需資源成本最低最方便。如果是利用外部市場,就需要看本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哪兒最有市場及進入市場成本最低。一般應先選擇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信息靈通、商機較多、生活方便的大城市。
7、是要注意吸取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已在境外投資或準備到境外投資的企業都應該認真研究先行者的經驗和教訓。
8、是應有風險防范意識。企業到外國(地區)投資,其經營要受到該國各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除了要在投資前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之外,還要預先對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防范風險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辦法是辦理投資保險與擔保。一般的做法是:投資者向保險機構提出保險申請,保險機構經調查認可后接受申請并與之簽訂保險單。投資者有義務不斷報告其投資的變更狀況、損失發生狀況及每年定期支付費用。當風險發生并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后,保險機構按合同支付保險賠償金。對于可能出現的經營環境風險,在投資前可與投資所在國(地區)政府簽訂有關投資的特許規定加以防范。
進行海外投資的企業不能只看到豐厚的利益,而看不到其中潛在的巨大風險,但是如果投資者能時刻注意上述內容中的注意事項,就能大大減少了風險出現的可能性了。
公司投資人變更需要哪些材料
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確認函
在期貨糾紛中投資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免于刑事責任幾年后能提拔
2021-03-03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