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偷稅罪判處罰金負責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
需要,公司偷稅漏稅是屬于單位違法犯罪的行為,應該由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領導者來承擔偷稅漏稅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刑法》
第三十條 【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偷稅是指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制造虛假支出或者收入記賬不真實,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偷稅數額的大小決定應受的處罰。
二、逃稅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三、逃稅罪的立案標準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公司的負責人不是只負責到了年底分割公司的利潤即可,公司的所有營運行為負責人都負有監督的責任,哪怕就是責任人對公司偷稅漏稅的這種行為真的就不知情,這也說明負責人平時根本就沒有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但不知情也不是負責人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借口。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2015年鄭州關于國有土地上征收補償的實施意見明確補償條件
2021-01-03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