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房產交易偷稅漏稅會如何處罰?
二手房的契稅由地方稅務局派駐到當地房管部門收取,不繳清相應的契稅,就無法正常或領取房產證。對偷稅漏稅的,稅務機關除補征稅款和滯納金外,還可以處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嚴重的將會強制從銀行賬戶中扣取、凍結名下資產或追糾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在進行房屋交易時當事人雙方也是需要按照規定支付相應的稅金,其中就包括了契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等項目,如果在房屋買賣期間當事人出現惡意偷稅漏稅的行為后,也是會危害到國家的公共利益,所以稅務機關是會根據偷稅漏稅的具體金額和情節對當事人進行處罰的。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