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偷稅漏稅誰的錯?
有義務的交稅而拒絕繳納這些人都是有責任的,而且也是屬于違法的;
偷稅漏稅的處罰最高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偷稅會對企業造成后果: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1)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
(2)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以上情況,同時符合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
2、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1)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
(2)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以上情況,同時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對多次犯有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4、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5、被判處罰金,沒收財產的,在執行前,應當先由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和所騙取的出口退稅款。
綜合上面所說的,偷稅漏稅的形成一般是必須要有構成的要件才能進行處罰,而且這種行為只要一旦被查到那么就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而且只要是誰進行偷稅漏稅誰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般金額越大那么所要承擔的刑法責任就會越重。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