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開發票而開具收據不一定偷稅漏稅嗎?
是偷稅漏稅,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二、司法解釋
對構成“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沒再作規定。以“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取代了“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修改了定罪量刑的具體數額標準,尊重了納稅人類型、規模、情形等特點,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原則。這既強化了對納稅人合法權利的依法保護,也突出了對涉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深化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納稅人自愿遵從意識的不斷增強。
對達到逃稅罪的數額、比例標準不免除刑事責任的情形作了列舉。即“5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到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處罰的除外”,體現了對有逃稅行為屢教不改的人從嚴處理的立法思想。因逃避繳納稅款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人又逃稅的,還必須符合第一款規定的數額、比例標準,才能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法律對偷稅漏稅行為的懲罰是非常嚴重的,公司只開具收據的情況下,只能證明該項商品是通過本公司進行銷售的,但沒有開具發票就是沒有繳納稅費,公民在消費時,必須要求對方開具發票,以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的行為。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頂撞上司可以辭退嗎
2021-02-11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