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逃稅怎么判刑處罰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在實踐中一般是怎么認定逃稅罪的呢?
(一)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管制度。逃稅罪違反了國家的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破壞了正常的稅收征管秩序,使國家稅收遭受損失。
(二)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行為以及扣繳義務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修正案(七)》對“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標準不再作立法具體規定,由司法機關根據復雜的實際情況作司法解釋并作出適時調整。多次逃稅數額較大未經處理的,按累計數額計算。修正案還規定,對逃稅,竟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稅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處罰的除外。
(三)主體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
(四)主觀方面
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逃避履行納稅義務,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因過失造成欠稅、漏稅的行為,不構成逃稅罪。
在犯逃稅罪的時候,對納稅人的處罰與對扣繳義務人的處罰是不同的,另外在入罪標準上的要求也存在一些差異。其中若是屬于納稅人犯本罪的話,根據《刑法》中的規定,一般是判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還會處以罰金。但如果逃稅的數額達到巨大標準,同時占應繳納稅款的30%以上,則將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同時也還會處以罰金。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認定成功以后何時做工傷鑒定
2021-01-26兒子可以做父親的辯護律師嗎
2020-12-20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流程
2020-11-12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