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偷稅漏稅后果是什么
1、分層次處罰
針對偷悅數額的不同,本條分別規定了兩個層次的量刑幅度。第一層次是,“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層次是,: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同層次的偷稅數額只能在本層次量刑幅度內判處,不能任意跨越;否則將造成量刑畸輕或畸重的后果。
2、對自然人偷稅并處罰金
針對偷稅犯罪行為的貪利性特征,本條對自然人犯罪主體在各層次量刑幅度內,除規定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規定了“并處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須同時判處,不具有選擇性,以防止偷稅人在經濟上占便宜。
3、對單位犯偷稅罪采取雙罰制
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同時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在司法實踐中、對單位判處罰金后,--般對單位的責任人員只判處自由刑,而不再并處罰金,這種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進一步討論。
4、對多次偷稅的違法行為累計數額合并處罰
本條第3款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按照刑法理論,行為人在一定時期內多次實施偷稅違法犯罪行為未經發現,或雖發現但未經處罰的,均應視為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其犯罪數額應當累計計算,按一罪合并處罰,不適用數罪并罰。反之,如行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稅違法行為已經過稅務或司法機關處罰,則不應再將此數額累計計算合并處罰。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每個公民法律明文規定義務,在實踐中,有諸多公民為謀取先階段利益,不顧法律規定,在不知不覺中走上違法的道路。從法律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雖說在實刑相較人身累犯罪而言較輕,但處以較重的是財產罰。對自讓人偷稅漏稅采取的是主刑加附加刑結合,并對未處理過的行為進行疊加,從而一旦發現后,會面臨較重的牢獄之災。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廣州舊城改造 居民回遷比貨幣補償更實惠
2021-02-09新鴻基致力珠三角舊城改造
2021-02-14農村征地對于沒有房子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2論拆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保護
2021-01-04土地使用權補償分為幾種情況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