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的訴訟時效自何時開始計算?
遺產的訴訟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遺產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1、起訴。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對遺產的繼承本身就是從被繼承人去世以后就開始的,所以,在被繼承人去世之后,有繼承權的這些法定繼承人就應該及時的處理遺產繼承,為期三年的訴訟時效,在此期間會因為繼承人的協商、請求等行為而中斷訴訟時效。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怎么寫?
遺產繼承公證的辦理以及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強制執行公證撤銷的情形是如何的
2020-12-03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