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定的訴訟時效種類有哪些?
第一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第二種是特殊訴訟時效,就是法律針對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而規定的訴訟時效。
特殊訴訟時效優先于一般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又分為3種:
1、短期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
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②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③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這類時效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短于一般訴訟時效的兩年。
當發生上述四種情形時,權利人必須在1年內主張權利。否則就必須承擔敗訴的風險。
2、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有以下幾種:《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這種情形下的訴訟時效為4年。
還有一種長期訴訟時效為《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此種情形訴訟時效為3年。
第三種是最長訴訟時效。國家規定為二十年。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二、訴訟時效要件是指適用訴訟時效的要件。
1、須有請求權的存在。訴訟時效是對請求權的限制,沒有請求權,也就無從適用訴訟時效。
2、須有怠于行使權利的事實。訴訟時效是對權利人的督促,實際上也是對義務人的保護,如果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經過一定的期間,又沒有其他事由致使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則訴訟時效產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權利的事實持續存在,致使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屆滿有時又稱為訴訟時效結束、訴訟時效完成。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的勝訴權自動消滅。如果有使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的事實,訴訟時效還可以“拉長”,即中斷時重新計算,中止時,將中止時間段剔除后繼續計算。
綜上所述,訴訟時效種類有普通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和最長訴訟時效。權利人主張權利,一般義務人如果也對權利人進行認諾等表示,還債等情況下,都是構成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的,那么中斷之后訴訟時效都會重新開始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