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行政處罰強制執行失效的期限是多久?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當事人申請行政救濟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在三個月內,依照本法規定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強制執行在司法實踐中是非常常見的,特別在被執行人不履行相關法律義務時,行政機關為了保護法律的公正,是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處理,法院應當對相關行政處罰以及行政強制執行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才可以執行處理。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農村宅基地征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01誰有權獲得公房拆遷補償款
2021-02-27農村房屋拆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