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法非訴強制執行條文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本條文對非訴行政執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作了三個月的規定。
同時,我國《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關于行政救濟的法定期限分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是六十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多久?
1、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后當事人未申請行政復議且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在處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6個月后起算的3個月內;
2、復議決定書送達后當事人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在復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3個月內;
3、第一審行政判決后當事人未提出上訴的,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內;
4、第一審行政裁定后當事人未提出上訴的,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內;
三、對行政強制執行不服怎么辦?
1、行政強制執行中由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執行部分,由于執行主體是司法機關,所以此種執行行為不適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但可以適用申訴或賠償程序以作救濟。
2、對于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行為,它符合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征。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相對人如果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是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以提起行政訴訟作為救濟途徑的。
綜上所述,行政機關作出處罰決定后,如果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也沒有申請復議,但是拒絕履行的,等期限屆滿后,行政機關在三個月內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在《行政強制執行法》中有專門的條文規定,明確非訴案件執行的期限及方式。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估價交稅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