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保部門行政不作為怎么辦?
對環保人員行政不作為的處理主要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兩條途徑。對于行政不作為案件,法律規定則有所不同,即要求原告必須對是否向其所要求履行職責的行政機關提出了申請進行舉證,原告如果對此不能進行舉證,通常不能出現自己所期望的訴訟后果。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是由行政不作為案件本身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行政不作為案件通常是行政機關怠于或者拒不履行其法定職責,造成相對人受損所引起的,而作為相對人,首先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要求其履行職責的申請,行政機關不作為的情形通常只有在其接受申請后怠于或拒不履行法定職責才能成立。
二、提請行政訴訟的程序是怎樣的?
1、起訴。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受理后,進入一審程序。
此時,人民法院指定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3、審理。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綜上所述,環保部門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應當及時對公民及企業的需求做出回應,如果存在行政不作為的情況,公民可以發起行政復議,要求環保部門改正并履行自身的義務。復議不成的,當事人還可以準備訴訟狀向法院提請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