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違反了什么法律?
1、行政不作為違反了行政法律,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會受到的處罰:宣布無效、撤銷違法、重作行為、修正違法、履行職責;、承認錯誤、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返還權益、恢復原狀、行政賠償、被通報批評。由于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
2、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行政法律責任主體, 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
二、政府公職人員行政不作為的危害有哪些?
1、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直接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政府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憲法就像是公民與國家之間締結的合同與協議,在憲法的制定過程中,民眾自愿放棄和讓渡部分權利是為了給予政府一定的權限以更好的保護好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更好地服務于大眾。而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是對民眾可期待利益、民眾對政府信賴利益的傷害,是政府對民眾的“憲法”上的違約。行政不作為無論是表現為對公共利益維護權的放棄,還是表現為對公民個人利益維護權的放棄,都會造成社會危害后果。設想一下,當公民遭到歹徒的搶劫報警,而公安機關怠于出警甚至根本不出警,直接損害的是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行政不作為助長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機關陋習,違反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是機關的一大陋習,官僚主義本質上就是沒有樹立服務意識,沒有存為人民服務之心。而形式主義更是一種隱蔽的官僚主義,雖然表面上都做了或者推來推去而不采取實質性的措施解決實際問題。而行政不作為是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的法律概括和抽象,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法律本質就是不作為,是行政機關沒有運用好法律賦予其的職權為民眾辦實事,為人民服務。
3、行政不作為損害了行政機關的威信與信譽,有損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形象。
依法行政、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建設服務型政府、為人民服務是黨和政府的共同心愿和價值訴求,但行政不作為因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怠于作為而致使民眾的期待落空,使政府的目標成為一句空話。行政不作為的根本特征在于行政機關有能力為之,且有義務當為之而拒絕作為。行政機關的不作為不僅是政府職能的缺位與錯位,更是嚴重傷害了民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感情。
總之,就行政不作為而言也不可能需要被追究行政責任,而且這也不是普通的民事糾紛,所以,追究行政不作為的法律制度只能是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規。打擊行政不作為的首要任務還是反腐,建立清正廉明的行政風氣,才能一步步挽回行政執法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