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制度作為解決糾紛的一種機制,是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是享有"東方經驗"之美譽的法院調解制度,被視為法院行使審判權訴訟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本質上是一種合意為核心要素的解決糾紛的方式,是私法糾紛領域的廷伸,是一種當事人主義。在審判實踐中,由于缺乏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民事調解制度存在如下缺陷:
1、民事調解制度缺陷一:是隨意啟動調解程序。
合法是民事訴訟調解有效的前提,含概了程序合法、實體合法。中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法院調解貫穿于審判程序的全過程,這意味著調解沒有獨立的程序。法官可以隨時組織當事人調解,啟動調解程序的隨意性較大,造成訴訟調解中法官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過于突出,有悖于當事人主義的調解原則,使雙方當事人訴訟權利受到一定壓制,當事人自由選擇糾紛解決方式的訴訟權受到侵害,同時也為"強制調解"、"恣意性調解"留下了廣泛的空間,失去法院調解所具有的獨特的公正價值。
2、民事調解制度缺陷二:是調解無具體期限,限制當事人的上訴權。
中國的法院調解制度所采取的是調審合一的模式,即調解和審判可以動態(tài)轉換,法官可以隨時主動地決定進入調解程序。較之判決,調解可以使法官在相對的時間內提高辦案數量、回避法律適用,減少上訴案件,法官的風險最大化地降低,這無疑促使法官更多地適用調解。也變相剝奪了當事人的上訴權,限制了上一級法院的司法監(jiān)督功能。中國《民事訴訟法》第89條規(guī)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協議一經生效,即表明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已經解決,產生與生效判決同等的效果,除個別特殊案件(如調解和好的離婚、維持收養(yǎng)關系的案件)外,不得再行起訴、上訴,因而審判監(jiān)督機制難以發(fā)揮作用。同時,由于調解協議或送達回證上的簽字屬于自愿,當事人盡管可能無奈,但也只好忍氣吞聲。而且正是由于這種"自愿",除嚴重違反程序外,使當事人無法提出充分證據,從而導致再審的機會幾乎為零。
3、民事調解制度缺陷三:是對違法調解缺乏制約。
法官對當事人自愿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合法性負有審查義務,但在多數情況下,調解是由當事人自行協商形成一致意見后,再訴至法院,有的案件當事人惡意串通,為逃避他人債務以訴訟調解的方式轉移財產、規(guī)避法律責任,較為常見的有調解假離婚、假抵債、假清償,這類案件的調解,往往是事后才發(fā)現調解目的惡意并損害了第三人利益,中國法律對這種調解行為缺乏相應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企勞動爭議管轄權怎樣劃定
2020-12-29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guī)定
2020-12-30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該案贍養(yǎng)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zhí)行
2021-03-21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
2020-12-23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