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鄭某,廣州市**料有限公司股東,占27%的股份。被告:廣州市**料有限公司第三人:方某C,廣州市**料有限公司股東,占37%的股份。
第三人:方某D,廣州市**料有限公司股東,占36%的股份。案由:公司解散糾紛原告起訴稱:增城市**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5日,業務范圍是生產、銷售各種涂料及溶劑。 2000年6月30日原告受讓葉某在該公司全部60%的股份,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2002年1月20日原告將其中33%股份分別轉讓給方某D、簡泳沂,2005年6月29日A公司變更方某C為法定代表人,2006年10月10日A公司更名為廣州市**料有限公司(持股情況:方某D:37%,方某C:36%,鄭某:27%)。被告從2004年開始每年都是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2004年12月廠房被增城市人民政府協議拆遷后,經營狀況更是不斷惡化,2007年4月只好停止生產,更為糟糕的是2007年10月10日因為經營上的問題而被增城市人民法院裁定(案號:2007增法執裁字第470號)查封了被告所有的營業執照,現在被告已基本停止運營。為此,原告曾多次向方*登、方某C兩位股東請求解散公司,對公司進行清算,但兩位股東均不予理會。由于被告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虧損嚴重,不能實現企業目的,現在企業營業執照又被查封,無法繼續經營,繼續存續將會使原告利益受到重大損失。在與幾位股東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解散被告。被告B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解散公司的訴訟請求,因為原告不具備《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的訴訟條件,不具備法寶的股東要求解散公司的權利。原告可以通過轉讓股權的方法,脫離本公司而減少損失。至原告起訴日止,沒有任何債務人起訴至法院要求解散被告。而且被告有一定的客戶資源和債權,正籌備再次開業,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請求。第三人方某C、方某D同意被告的答辯意見。法院審理查明:原告提供2004年至2006年度的《B公司財務分析》及《2004年度-2007年度11月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或損益表),表示上述證據來源于B公司財務向股東提供,并且2007年11月份的《損益表》上有公司財會人員馮某的簽名和落款時間,證明B公司在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份期間的經營逐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達4816297.08元,所有者權益也是逐年減少直至資不抵債。被告及第三人承認馮某是公司職員,但認為上述證據均為復印件,無法確認馮某簽名的真實性,并且上述證據是B公司財務報表,但公司各股東的簽名確認,因此不確認真實性。承認公司確實存在虧損,但沒有達到原告所主張的虧損額,而且沒有其他債權人對公司提起破產解散的訴訟,故不存在資不抵債的狀況。由于公司財務賬冊依法由B公司保存,故本院要求被告提交,被告主張由于存放財會數據的電腦硬盤及財務書面材料已經丟失故無法提供,但在本院指定期限內未提供存放財會數據的電腦硬盤及財務書面材料已經丟失的證據。本院經審查并依法采納原告提供上述證據作為定案證據。原告提供本院(2007)增法執裁字第470號民事裁定書一份,證明被告因訴訟被查封了公司營業執照,無法開展正常經營活動。被告在指定期限內未發表質證意見。該裁定書裁定;查封被執行人B公司所有的營業執照。在查封期間,未經本院許可,不得辦理轉讓、變更及年審手續。但原告提供由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8年8月22日出具的B公司《企業注冊基本資料》記載,B公司仍為已開企業狀態。原告提供證據證明:在2008年9月7日和9月29日,分別向第三人發函,提出對B公司查賬的申請并口頭協商轉讓其持有股份。庭審中,方某C、方某D在與原告對轉讓股份協商未果后,同意原告向第三人轉讓其持有的B公司股份。法院認為:原告陳述2004年12月起B公司已經沒有了生產和經營場所,只委托代工生產。在2008年起停止了對外委托生產和銷售經營活動,而且在2005年后再沒有對股東分紅。原告舉證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期間B公司的財務報表及本院(2007)增法執裁字第470號民事裁定書,證明B公司在上述期間逐年虧損,所有者權益也逐年減少,直至資不抵債。并且B公司因訴訟被查封了公司營業執照,無法開展正常經營活動。B公司及第三人承認經營虧損及未向股東分紅事實,但否認存在資不抵債的狀況。本院經審查原告陳述及舉證認為,原告陳述及舉證只證明了公司經營困難、經營收益虧損。至原告作為股東權益減少的事實。但原告提供證據不能證明B公司已資不抵債的事實主張,故本院不予采信。另本院(2007)增法執裁字第470號民事裁定書也僅裁定:在查封期間,未經本院許可,不得辦理轉讓、變更及年審手續。但原告提供由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8年8月22日出具的B公司《企業注冊基本資料》記載,B公司仍為已開企業狀態。故本院認為原告主張B公司因訴訟被查封了公司營業執照,無法開展正常經營活動的事實主張,依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原告根據《公司法》規定,主張B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雖然被告及第三人均承認B公司已在2008年起停止了生產和銷售經營活動,但被告及第三人陳述公司正進行債權追索和籌備重新開始經營活動,幫本院認為原告主張無事實依據。而且第三人方某C、方某D在庭審中明確表示,同意原告向第三人轉讓其持有的B公司股份,故原告權利可以通過將股權合理估價后向第三人轉讓方式得到救濟,未達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的公司困境通過其它途徑不能解決的條件,故本院認為原告訴請,于法無據,依法不予支持,應予駁回。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鄭某的訴訟請求。評析:《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如果無法實現營利,則失去存續的基礎;有限責任公司還是人合兼資合的公司,股東相互之間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和長久穩定的協作關系是其存續的必要條件。關于本案,B公司2004年至2007年11月都是逐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達4,816,297.08元,2005年后沒有對股東分紅,2007年后沒有召開過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沒有形成任何決議,公司的一切事務處于一種癱瘓狀態,2007年10月10日還因訴訟糾紛被增城市人民法院查封了所有的營業執照(案號:(2007)增法執裁字第470號),2008年后停止了所有的生產和銷售活動,表明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為使公司能正常運作,鄭某多次請求與另二位股東共同商議公司事務,但二位股東都不予理會,放任公司繼續陷入困境中。為保護自己的權益,鄭某在2008年9月7日和11月5日兩次向被告和兩個股東(第三人)書面郵寄關于查閱公司賬簿和清算公司的申請,并擬轉讓所持股份。兩位股東表示自己不愿意購買鄭某的股份(在庭審中他們也明確表示拒絕接受的觀點),鄭某只有尋找其他買家。買家要求查閱B公司的會計賬簿等憑證,或者對公司資產進行評估以確定轉讓價格,但公司拒不提供原始憑證,或進行評估。意向買家無法了解公司的經營現狀及資產、負債等情況,考慮到B公司被方氏兄弟控制,公司無生產、經營場所,已經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只是個空殼公司,況且營業執照也被查封,官司纏身,因此,沒有人愿意接受鄭某的股份。如果繼續經營,將會使公司僅存的一點資產消耗殆盡,鄭某很可能會因被鄭某不盡的債務陷入困境,這必將使作為弱勢股東的被鄭某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害,鄭某通過其他途徑已無法解決現狀。B公司的狀況完全符合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依法可以判決解散。但法院錯誤的將“資不抵債”理解成《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公司解散的條件。資不抵債是破產宣告的條件,與公司解散的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本案法院混淆概念,做出了錯誤的判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屋里漏水物業是否能處理
2021-03-08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房屋拆遷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