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李某是一家公司的股東,早在2010年的時候,將自己名下的一套價值30萬元的商用房產作為出資入股該公司。因一些情況,李某只是將該房屋過戶到公司名下,卻沒有將土地使用權進行過戶。2011年年初的時候,李某和公司其他股東鬧翻,恰好又趕上公司所在地的政府決定對該地段的房屋進行征收,用來搞城市綠化建設。在征收主管部門將征收補償款打到公司賬上以后,李某以自己還有土地使用權為由,向公司主張征收時該房屋和出資時該房屋的差價,公司予以拒絕(此時該房市值70多萬)。李某的主張是否合理?
具體解答:
本案中,房屋的產權人李某在出資的時候,將該房屋作為出資過戶到公司名下,雖然因其他原因沒有同時將土地使用權過戶到公司名下,但依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以及“地隨房走、房隨地走”的原則,并不影響公司獲得土地使用權,因此,該房屋被政府征收以后,公司理應獲取該房屋的補償,李某的主張不能成立。
相關法律:
《公司法》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三十二條:
房地產轉讓、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
《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
第五條:
房地產轉讓時,房屋所有權和該房屋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
附:什么是出資?
理論上雖然任何類型的財產都可以用來出資,但對法無明文規定的出資形式,要根據出資財產是否符合現物出資的標的物條件來判斷。即須具有確定性、現存性、價值評估的可能性、可獨立轉讓性的標的物才能用于出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明確規定,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按照《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貨幣。設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數量的流動資金。以支付創建公司時的開支和啟動公司運營。因此,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
第二,實物。實物出資一般是以機器設備、原料、零部件、貨物、建筑物和廠房等作為出資。
第三,知識產權。所謂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
第四,土地使用權。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股東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后向公司出資而使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另一種是公司向所在地的縣市級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過審查批準后,通過訂閱合同而取得土地使用權,公司依照規定繳納場地使用費。前者為股東的出資方式,但必須依法履行有關手續。
第五,勞務和信用出資。有些大陸法系國家,還允許股東以勞務和信用出資,但僅限于無限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而有限責任公司和股分有限公司則不允許股東以勞務和信用出資,如<德國股份法;規定:實物出資或實物接收只能是可以確定經濟價值的財物;勞務不能算作實物出資或實物接收。"與大陸法系國家相比,一些英美法系國家對于股東的出資方式規定得較為靈活。如<美國示范公司法;規定:"董事會可以認可發行股票,為此而收受價金,該價金包括一切有形或無形財產,或是能使公司享有利益,這包含現金、付款證書、已提供的勞務、提供的勞務的合同或公司的其他證券。“我國<公司法;雖未明確禁止股東以勞務和信用出資,但從其列舉的股東出資標的來看,我國不允許股東以勞務和信用向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我國《合伙企業法》第16條規定:“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笨梢?,合伙企業是可以以勞務出資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生產線外包
2020-11-1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