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樊女士訴稱:****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1月1日的有限責任公司。我是公司的原始股東,出資人民幣2萬元,占公司總股本的1%。在公司經營期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公司在未通知我的情況下,召開了第一屆第十次股東會,引入了新的股東,強行對我在公司享有的權益進行了稀釋,該次股東會決議上的簽名,不是我本人書寫。其行為在程序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44條在股東會會議程序方面的強行性規定以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且未經我同意就向公司引入了新的股東,增加了原有六名股東在公司的出資,致使我在公司的股權被強行稀釋,侵犯了我的股東權和財產收益權。而偽造我的簽名,屬于欺詐行為。故訴請法院確認第一屆第十次股東會的決議無效。
被告****公司辯稱,自2003年8月2日起,樊女士已經不再具有我公司的股東資格,因為其一再違反規定,我公司對其作了辭退處理。根據協議書中的規定,樊女士被辭退之日起,已經喪失了股東資格。其長期拒不協助辦理股權轉讓和變更手續,導致我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干擾。2003年12月我公司在辦理增資手續過程中,冒用樊女士姓名是不得已之舉,并不意味對樊女士股東權的承認。我公司召開第一屆第十次股東會時,樊女士已經不再有我公司的股東資格,我公司當然沒有義務通知其到會。即使其有股東資格其不參加股東會議或不同意會議決定,也不能否認會議的合法性。按照我公司章程規定,公司減少或增加注冊資本,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表決通過就可以。此次股東會議上代表99%股東權的股東通過的決議是合法的,因此請求駁回樊女士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公司在股東會決議上冒用樊女士簽名的行為,導致了股東會的召集及決議程序的瑕疵,確實侵犯了樊女士的股東權。但依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增加注冊資本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表決通過。該股東會決議前,樊女士持有****公司1%的股份,其是否到會及參與表決,均不會產生改變增加注冊資本決議內容的狀況,且公司的各種狀況均難以回復到初始狀況。故該股東會決議的內容,在不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下,應屬有效。最后,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駁了回原告樊女士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廠房拆遷款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021-03-15拆遷補償評估的規定
2021-01-24哪些單位可以征地
2021-01-20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9妻子離家再婚,返村索要拆遷款合法嗎
2020-12-06公房拆遷中拆遷人慣用的伎倆
2021-03-24房屋拆遷糾紛
2021-01-06國家對于舊城改造有哪些方面的政策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