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議題。縱觀國際上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完善的退市機制一直都是成熟資本市場的必備條件,市場有“進”有“退”才能保證市場的活力。
中國自1993年《公司法》中首次確定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每次退市政策的出臺都伴隨著市場人士與專家學者的殷切期望。也有相關人士表示牛市將至,中國股市要迎來春天。可遺憾的是,中國股市的春天屢屢失約,這幾乎變成了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為什么退市制度的建立并未如人們所期望的一樣,為中國股市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一次次的退市規則推出卻屢負重望的原因何在如果要徹底實現市場的有序進退,改革究竟應該從何處著力值得大家思考。
有名無實的退市制度難挽救A股頹勢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良好運行的退市制度一方面能夠剔除“爛蘋果”,有利于市場正確定價,優化資金配置,實現股市的價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形成對管理層的良好激勵,退市風險迫使管理層提高經營水平。而缺乏退市制度的市場,注定會淪為一個圈錢地,造成A股“不死鳥”紛飛、“垃圾股”遍地的局面。
理論上講,退市制度的建立可以幫助中國A股市場結束這一局面,可截至2013年,A股退市企業僅86家,滬深股市近十年退市企業與新上市企業的數量之比僅為0.05,相比較之下,納斯達克這一比例為1.6,紐交所與倫敦交易所則為1.1,遠高于中國A股。從年退市率看,僅以2011年為例,主要的歐美交易所退市率年均為5%,而我國滬深兩市這一比例僅為0.1%。中國的退市制度明顯徒有虛名,A股依然是一只只進不出的“貔貅”。寄希望于有名無實的退市制度扭轉目前A股的頹勢,無異于癡人說夢。
退市制度要保護中小股東權益
退市制度主要分為自愿退市與強制退市兩種,后者旨在針對經營業績不合格或者有發行欺詐、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上市公司。顯然,實行強制退市、剔除害群之馬,在目前上市公司造假成風的A股市場中無疑更有意義。但在建立中國的退市制度時,必須注重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使得中小股東可以獲得補償,而不是成為犧牲品。所以,退市制度能夠做到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的關鍵,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剛性退市:剛性退市必須首先是程序性退市,杜絕走人情的現象,也必須結束目前兩期警告的制度安排。畢竟,警告兩次后上市公司都會進行公關活動,如此一來,警告制度就變成了變相的提醒制度。
其次,杜絕買殼:買殼上市的現象實質根植于中國發行制度的弊端,更重要的是,買殼交易的存在賦予上市公司規避退市的制度激勵,更使得企業“鉆空子”逃避退市。
再次,嚴懲惡者:這是保障退市制度運行的重中之重,在勒令退市的同時,必須對作惡者處以嚴懲,對投資者進行補償,具體而言就是加強對上市公司大股東、中介機構等的監管與懲處。僅以**洪良國際案為例,大股東要求以股票回購的方式補償股民,共計10.3億元,而中介機構被罰2500萬元,保薦代表人被罰150萬元、并且永遠罰出場外。
只有做到了剛性退市、杜絕買殼、嚴懲惡者的退市制度才能“蛇打七寸”,觸及到上市公司的痛處,最終實現保護投資者的目的。
退市效果取決于A股發行市場化程度
面對退市制度的深“負”眾望,有人指責已有的退市標準不清,有人痛斥退市流程繁復不透明,更有人指責證監會執法不力。固然以上指責均有道理,可是這些原因都是表象,而退市制度始終無法發力的深層次原因是A股制度的非市場化。
退市本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行為,從國際經驗看,如果無法獲得高估值,管理層甚至會主動通過私有化的方式退市。數據顯示,在歐美等比較發達的資本市場中,每年自愿退市與強制退市的企業之比大致為3∶1,而中國A股強制退市的都寥寥無幾,更遑論自愿退市,個中關鍵就在于“殼價值”。
在目前A股的發行制度下,企業上市財務要求高、流程復雜,企業想要上市難于上青天,于是“上市公司”的坑位本身就有著極大的價值,因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可以通過賣殼交易獲得經濟利益,而待上市企業也可以通過買殼獲得上市機會,所以此時上市公司股東關注的已經不是企業是否能在市場中得到合理估值,而是殼*司作為A股門票的價值。更何況,目前IPO頻頻停發的大背景下,殼資源更是炙手可熱,殼*司繼續“賴”在A股市場就有了理由。
如此扭曲的激勵機制更是刺激上市公司通過財務調整、關聯交易等方式粉飾報表,甚至以尋租腐敗來規避退市,上市公司“虧兩年賺一年”的現象就是最生動的寫照。所以即便退市標準規范化、流程透明化,上市公司依然有極大的動力鉆營逢迎去逃避退市,進而造就尋租叢生的制度性腐敗。
中國的A股市場往往能夠化“神奇”為“腐朽”,國外運作良好的制度卻一次次被中國的監管者念歪了經,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手太愛動,而且亂動,卻不把真正的精力放在監管方面。相信只有真正推行A股發行市場的市場化,才能夠保證退市制度的良好運行,而中國的資本市場才能夠真正實現與春天的約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