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三板原始股有風險。
近日來,隨著新三板的發展,新三板原始股出售現象越來越火。為此,網友為此特地詢問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請教相關法律知識。
依受訪人要求,隱去其姓名及律所名稱,下文統一用“律師”指代受訪律師。
以下為網友整理后的專訪記錄:
網友:請問應該如何給新三板原始股下定義?
律師:新三板原始股分為股改之前和之后兩個階段。如果是股改之前的話,就不是股票,是股權;而股改之后的那個階段,則為股票。
按《公司法》規定,企業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若超過200人,則需證監會核準。若企業董監高出售股權,在出售比例和閉鎖期問題都符合的情況下,如果購買者是私募機構或適格投資者,也是可以的。
至于發行股票,則需要看公司股東之間的協議。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定增發行股票,非常常見。
網友:我身邊有不少人接到過新三板原始股推銷的電話,說某公司承諾明年6月份前掛牌新三板,現有少量原始股出售。若購買原始股,等改公司掛牌后手中持有的股權價值即可翻倍。通過電話或者qq等社交群,購買新三板原始股的風險主要在哪方面?
律師:通過電話、社交群推銷,購買新三板原始股存在非法集資的風險。如果公司通過的平臺不是向指特定多數人募集資金,是存在非法集資風險的。但如果是通過股權轉讓的協議,發行對象是特定的投資機構、特定的投資人,在不違反公司法規定的前提下,是可以的。
《證券法》有要求,非公開發行的證券不能以公開發行或變相公開發行的方式,或者是以廣告等其它方式來進行發行。若是在QQ等社交群里發布出售原始股消息,則有可能涉及非法募集;電話推銷也有變相公開發行的可能。
像你所說的,可能是這樣一個流程。有限責任公司想要掛牌,首先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股改。但是可能股改之前未達到相關標準,所以就需要有一輪“所謂的定增”。定增就需要一些中介機構,但中介機構是不會承接這樣的業務的,所以公司一般會自己去找投資機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資機構就會給該公司注資,然后有限責任公司就可以股改。
股改之后,公司又來一輪募資以達到新三板的掛牌要求,比如說通過定增來補上財務上的漏洞。但是私募參與投資的時候,可能會與公司簽訂對賭協議,比如約定未來幾年的業績。
網友:據了解,如果有普通投資者確認購買某公司股份,并且商談好具體的股份數和價格,就可與投資機構簽訂相關合同。合同一式四份,購買人持有一份,上股交持有一份,保薦機構持有一份,企業一份。并且企業會到當地工商局備案,給購買人頒發股權持有證書,以證明購買人為公司股東。
律師:這個情況稍微有些復雜。可能是投資機構注資成為了股東,之后公司變更了股東名冊。若投資機構想把股權賣出去,就需要再次變更股東名冊。投資機構就會與新股東(即買者)形成了個對賭,把公司掛牌與否作為一個對賭,這其實就是投資機構的一種退出方式。如果是投資機構再次出售手中的原始股,則有可能是判斷投資的公司有風險,因而選擇退出。投資機構不會如實向普通投資者告知風險。
網友:那么,投資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擬掛牌新三板企業的原始股,是否合法合規?
律師:如若投資機構是向公眾出售擬掛牌新三板企業的原始股,無疑是違法的;但若向適格投資者出售,則屬于灰色地帶。新三板原始股投資可能是新三板基金的方式,也可能是代理的形式,目前法律上對于它可能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規定。
網友:據了解,出售原始股的公司一般會承諾掛牌期限,,但若因控制人主觀原因未能如期掛牌,購買人有權要求公司回購自己持有的股份,回購價格會高于購買人的購買價格,年回購利率在8-18%左右。而在公司未掛牌期間,股東還可以獲得相關分紅,來保障自己的利益。請問一下這種形式是否合理、合法呢?
律師:這個其實有點類似對賭,是以公司掛牌為對賭條件。但這個對賭協議是否有效都是一個問題。就比如說甘肅第一例對賭案,法律是判定無效,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但也有案例顯示,對賭協議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定有效。
所以連對賭協議是否合法都無法確定,那這個私募退出是否合法,無法確定。因為從法院和仲裁委員會的判定結果來看,明顯是完全相反的。
網友:那如果真的有人愿意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在簽訂合同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來避免自己的損失呢?您對于新三板原始股投資是否有什么意見呢?
律師:那就是在簽訂合同中,注意對方給予的回報和承諾,可能會有這種剛性兌付這種條款,是否存在欺詐。普通投資者可能沒有這個實力去做盡職調查,那么就得多去企業進行了解。
最好找一個專業律師做一個專業指導,或者找律所、律師、其它投資機構做一個盡職調查。律所做一個盡職調查,價格大概20-30萬左右。在投資資金額度大的情況下,盡職調查的投入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網友:那請問是否有關于新三板原始股出售的相關法律法規可供投資人參考呢?
律師:《公司法》可以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這兩章以及股票發行、股票轉讓,《證券法》上也有規定,是在公開發行那一章。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指引里面也有對于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法》里面有規定,董監高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公司股份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發起人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