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股東一般是如何定義的
所謂冒名股東,是指冒名者以虛擬人(如死人或者虛構者)的名義,或者盜用真實人的名義向公司出資并注冊登記。
2、冒名股東的認定
被冒名者雖然在工商登記上登記為股東,但也不能被認定為股東。因為:
(1)如果被冒名者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勢必將因股東的缺位而導致股東權利義務無人承受,不利于維護公司法律關系的穩定。
(2)如果被冒名者是姓名被盜用之人,因其實際并未出資,也并沒有在公司章程上簽字,其在股東名冊上的簽字也是被他人冒簽,不符合法律規定,當然不能認定為股東。
冒名股東也不能認定為股東。冒名股東無非是為了規避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如果認定冒名股東為公司股東,不但違反法律規定,而且將助長惡意冒名行為。對公司的債務,應當由冒名股東承擔無限責任。
3、公司股東隱名、冒名、掛名的法律后果
“掛名股東”(名義股東)的麻煩在于,其不但不是實際權利人,而且一旦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的,則名義股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如果公司債權人以名義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掛名股東是無法對其進行抗辯的。也就是說,掛名股東得首先承擔資本補足責任,然后才可向實際出資人追償。
“冒名股東”更糟糕,其冒用他人名義出資并將該他人作為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則冒名登記行為人應當承擔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民事責任及相應的行政責任。
此類問題的處置首要的是應保護被冒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且其應當優先于對第三人債權的保護,因為被冒名受害人的人身權受到了侵犯。這就是公司法“解釋三”之所以規定“當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被冒名登記為股東的承擔補足出資責任或者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賠償責任的,法院不應當予以支持”的主要根源。
4、冒名股東問題的幾種解決路徑
(1)通過工商部門直接解決。
被冒名者向工商部門(在深圳市可撥打12315投訴)反映情況后,工商部門可以委托有關機關進行筆跡等文書鑒定,確認注冊文件虛假事實后,由公司登記機關直接撤銷公司登記或責成公司股東內部先自行處理冒名股東的股份問題,然后辦理變更登記。
(2)通過法院訴訟途徑間接解決。
先由法院做出注冊文件無效或類似文件無效的判決書,再請求工商部門依據法院判決書撤銷公司登記,或做出相應變更。此類途徑有:
A、確權之訴。被冒名者可以請求法院確認用以虛假注冊公司的名稱登記申請書、申請報告、股東會決議、公司章程、授權書、申請承諾書、承諾書、投資協議書等文件無效,此類訴請法院應屬于法院案件受理范圍,應當受理,因為確認真假,辨別是非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被冒名者也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冒用他人名義注冊公司的行為無效,但后者讓法院看來似乎有些越俎代庖,代行工商部門職權了,因此,此類訴請法院一般很難立案,還是選擇前者較為穩妥。
B、侵權之訴。請求法院判令冒名者停止對被冒名者姓名權等權利的侵犯,排除妨礙,賠禮道歉。只要法院最后確認注冊文件上簽名全部虛假,則工商部門應當依據判決書,撤銷公司登記或注銷冒名股東身份。但在實踐中,工商部門往往會提出注冊文件上簽名虛假和注冊文件無效不能劃等號,拒絕被冒名者的撤銷申請,最終有可能使被冒名者不能達到取消股東身份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法院和工商部門都不愿意主動承擔確認注冊文件無效的責任,萬一確認錯誤,撤銷了公司登記,將致使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護,要知道存在冒名股東的公司一般十有八九都有大量外債等問題的。
C、在訴訟中直接免責。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司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二)》在處理股權確認糾紛的相關問題中規定:“債權人向工商登記文件中的公司名義股東主張其承擔出資不實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向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后,可按照約定向實際出資人追償因此遭受的損失。在上述糾紛中,公司債權人將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列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情判決雙方承擔連帶責任。名義股東有充分證據證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為股東的,不予承擔責任。”可見,被冒名者也可不主動去注銷自己的股東身份,等到公司債權人向公司股東主張出資不實的賠償責任時,再舉證證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為股東的,這樣也可免責。但是到那時往往既有公司債權人的反對,也有公司其他股東推卸責任不予配合的可能,被冒名者全身而退難度很大。在實踐中,也很有可能法院判決被冒名者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然后再由被冒名者向冒名者追償,畢竟全國只有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有此類規定。
D、通過行政訴訟直接起訴工商部門,請求法院判決工商部門撤銷虛假登記。此路徑最為直接有效。雖然依據法理,工商部門完全有義務有能力撤銷虛假登記,但是缺乏可供工商部門操作的具體法律依據,因此法院應當判決工商部門撤銷虛假登記,這樣既可以填補相關法律缺失所造成的漏洞,也可以防止弄假成真。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以此路徑取得成功的案例,因此訴訟風險較大,因為工商部門職責的確是負責形式審查,沒有職責也無法對每份注冊文件的真實性通過文筆鑒定或實際調查等進行實質審查。
(3)通過追究刑事責任的途徑解決。
在冒名股東案件中,往往伴有偽造、變造身份證,私刻印章偽造公司文件,偽造驗資證明等行為,這些行為情節嚴重的,或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或構成偽造、變造身份證罪,或構成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對已經構成刑事犯罪,可以先通過追究刑事責任,然后再憑刑事判決書,請求工商部門撤銷登記或作出處理。但在實踐中,這種刑事責任追究往往非常困難,很難見到,因為僅“情節嚴重”就很難界定和準確把握。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冒名股東一般是如何定義的”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押金怎么要回
2020-12-16國家占地苗圃賠償標準
2020-12-19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