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經營慘淡,2/3以上的國有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國企改革,對當時的政府來說,是“最為難啃的骨頭”。從1997年開始,為了實現國企三年脫困,國家除了要求在國企領域本身進行改革外,還出臺了多項配套措施來剝離國企的負擔。為了拯救國有企業,包括國家的注資、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債轉股、中央儲備金、貼息貸款,國家花了2萬多個億——這在當時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2006年,央企實現利潤超過1萬億,這其中,利潤超過一百億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業進入了財富雜志公布的500強,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國有企業創造的利潤當中,央企占到80%。
在央企效益大為好轉、實力迅速膨脹的同時,來自于社會各界針對央企的質疑和非議也越來越多[2]:
1、央企對眾多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享有獨占、壟斷地位,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傾斜,這不僅限制了正常的市場競爭,更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目前,中國石-油的國內原油產量占全國的57%,天然氣國內年產量占全國的80%,煉化產品占據了全國4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中國移-動控制著4.57億戶的移動通訊——壟斷著十幾億百姓生活必需品,這被視為是很多央企每年賺取巨額利潤的原因所在。
2、央企的脫困,并非源于央企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是把老百姓的錢填進了國企的黑洞,由全民買的單,此外,資產資本化,這也被一些專家看作是央企這些年加速發展的秘密所在。
3、占有社會資源60%以上的國有單位,每年對GDP增長的貢獻不足30%,吸納的勞動力不到20%。而占有資源不到40%的非國有經濟,其創造的GDP增長近70%,吸納的勞動力更是在80%以上,由此可見,央企對社會所作的貢獻,與它們占有的社會資源、享受的各種政策優勢相比,并不相稱,相反,實際上央企利潤的80%以上來自中*油、中*化、中*油、中*通、中*動、中*信等不到10家壟斷企業,絕大多數國有企業要么經營困難,要么產能過剩,要么因為政策因素每年面臨大面積的政策性虧損局面,央企的整體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并不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2020江蘇省鎮江市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8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