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是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律師的作用恰恰是通過具體的業務活動體現出來的。
第四章 律師的業務和權利、義務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托,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托,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托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托的權限內,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二條 委托人可以拒絕已委托的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者代理,同時可以另行委托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者代理人。
律師接受委托后,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托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第三十三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有權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會見在押或者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
第三十四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第三十五條 受委托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農村建設,不愿意拆遷的該怎么處理
2020-12-01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