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組織機構設置的原則
公司組織機構設置的原則,是指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框架下構造公司的組織機構,明確其各自的職權范圍,協調相互運作關系,以期望實現良好的公司治理時所應貫徹的基本精神和規則性要求。
(1)股東權力原則
在公司財產上,雖然從法律角度看,公司作為法人財產的合法所有人,而股東只享有對公司的股權。盡管在法律上股東已經喪失了所有權,但在實質上,他們仍是公司財產的所有者,這不僅因為股東仍通過股東會和行使股東權對公司財產施加著間接的控制,也不僅因為股東仍是公司一切經營利益的受益者,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公司解體時,股東將是公司剩余財產的分配者或享有者。
基于這樣的原因,公司組織設置原則首要的就是確定股東對公司事務的最終決定權,即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
(2)激勵與約束并舉的權力制衡原則
在制度設置時,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考慮為理性的“經濟人”,其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然而,公司股東、董事、經理之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為了避免公司的各種利益主體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時損害股東及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就必須對其進行約束以達到權力的平衡。權力失衡將導致股東利益受到損害,從而產生法律風險。如果信息透明無法實現,該法律風險常常要等到造成企業致命損害時才得以發現。
完全的約束和監督并不能保障相關人員積極履行職責,為實現各主體之間付出與收益的相對均衡,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不可或缺。
(3)信息透明度原則
這種信息透明度并非單指上市公司依照法律規定所承擔的信息披露義務,也包括非公眾公司內部的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的一個難點就是信息不對稱,董事、經理實質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對公司的有關信息了解較為充分,而股東可能無法獲得董事、經理行為的充分信息,從而無法有效評價和監督。通過制度設立,保障公司治理中需要了解的信息能夠及時、準確了解,是公司組織機構有效運行的基本前提。而對此問題,法律規范過于原則和籠統,缺乏實際操作價值,公司自行設計行之有效的制度顯得十分必要,尤其在有限責任公司里,建立保障信息透明度的制度有著內在需求。
缺乏信息透明,董事、經理的道德危機產生的損害無法估量,而法律風險孕育其中。
2、 監督機構的設置及法律風險
監督機構在我國公司里是較為薄弱的,許多公司的監事會形同虛設。不少公司的監事會都是因為法律有這樣的要求才設立的,并沒有真正起到監督機構的作用。
新公司法增加了監事會的罷免建議權、向股東會的提案權、對董事會決議事項的質詢和建議權以及特殊情況下的調查權。這些權利的賦予,使監事會不再是一個擺設機構。但《公司法》并沒有對監事會職權行使的具體條件作出規定,若公司缺乏進一步的明確,監事會若濫用權利則極易引發糾紛。
3、 經理的設置及法律風險
經理是由董事會聘任的,負責組織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公司常設業務執行機關。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不同,經理機構不是會議形式的機關,其行為不需要通過會議以多數原則形成意志和決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3-14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農村房屋拆遷時補償可不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來補償
2021-01-31房屋拆遷中,營業房獲得全額補償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8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對補償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1-03-21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1-01-14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