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股分公司法律上允許嗎
分公司是指一個公司的分支機構,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活動的機構。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該總公司承擔。
分公司不可以入股。分公司不是企業法人,因此,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不是能持有股權的民事權利主體。沒有法人財產權,不是持有股權的適格主體。
此外,入股是指公司成立后,原始地取得股東權。只要公司一方有增加股東的必要,投資方有購股投資的意思,雙方一經合意,建立認購契約,即告入股。入股雖以契約方式進行,但不是私下約定(不具有法律保護)的契約關系。必須按有關法律及公司章程辦理。新入股的股東,對于未入股前公司債務也應負責。
二、分公司如何承擔責任
分公司起補充承擔責任;民事訴訟法對分公司訴訟主體地位的規定,是對分公司在作為被告情況下的程序處理,兩條規定看似沖突,其實質具有內在統一性。
首先,公司法在法律屬性上屬于實體法的范疇,民事訴訟法則屬于程序法,二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類似問題作出了規定。
其次,民事訴訟法的立法是建立在尊重客觀現實與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主體資格,公司法是對公司內部管理關系的分配。
最后,在以民事訴訟法為基礎,分公司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法院依據公司法判決分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后,并不免除總公司的責任,總公司仍要對不足部分負有清償義務。
在當事人只選擇分公司作為被告的情況下,法院可以直接判決分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在當事人選擇總公司,而不以分公司為被告的情況下,要以分公司的責任能力大小區別處理,分公司如果具有較強的償付能力,應當告知當事人變更訴訟主體,或依職權追加被告,如果有特殊的法律規定,比如以保險公司、銀行為被告的訴訟,應當適用專門規定,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在以分公司與總公司為共同被告的情況下,分公司如果沒有較強的支付能力,在判決分公司承擔責任的同時,可以確定總公司承擔補充責任。
即便分公司不可以入股,但是分公司是可以獨立運營的,財務也是可以獨立核算的。分公司是有營業執照的,有營業執照代表著公司可以正常對外經營。分公司可以對外簽訂各種合同,比如說是勞動合同、銷售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分公司與子公司有什么區別
分公司注冊需要什么材料
分公司合同以分公司名義簽還是總公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協議離婚程序及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流程
2021-01-18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除了搶種搶建,還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6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小產權房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0-11-29北京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7收取拆遷補償費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