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的司法解釋規定是什么?
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的司法解釋規定是對于隱名股東和顯明股東作出了區別方面的認定,隱名股東也叫實際投資人,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顯名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約定將隱名股東的出資以自己名義出資、登記的一方當事人。
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與此相對應,顯名股東(或掛名股東)是指記載于工商登記資料上而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
隱名投資是指投資人實際認購了出資,但是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股票(僅指記名股票)、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等卻顯示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出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投資人”或者“隱名股東”,而被個投資公司對外公示的投資者則可稱為“顯名股東”。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集中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上,行使權利的便利上。
二、隱名股東的身份該怎么認定?
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并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現在股東他也是分為不同的狀態的,比如說有一些股東他就是實際的投資了一些錢財,而且也參加公司的運營活動,這就是屬于正常的股東,但是也有一些股東,他們僅僅是有相關的名義,并沒有實際的進行出資,所以此時就是存在著隱名股東。
隱名股東享有的實際權利是否有規定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