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偷漏稅對股東的影響是什么?
企業偷稅漏稅,也應當對參與的股東追究法律責任,公司偷稅漏稅如果股東不知情就沒有關系。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公司法律形式避稅的方式有哪些?
1、利用稅法本身存在的漏洞。利用稅法中的選擇性條文如增值稅購進扣稅的環節不同,房產稅的計稅方法(從租從價)不同;利用稅法條文的不一致、不嚴密,如對起征點、免征額等;還有利用一些優惠政策沒有規定明確期限的,如投資能源、交通以及老少邊窮地區再投資退稅等,無時間限制。
2、轉讓定價避稅。關聯企業高進低出,或者低進高出,轉移利潤,涉及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或增值稅等;改變利息、總機構管理費的支付,影響利潤;改變出資情況,抽逃資本金等,逃避稅收。
3、資產租賃避稅。如關聯企業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價租賃設備,調節應納稅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業集團稅收負擔最小化;關聯企業之間資產相互租賃,以低稅負逃避高稅負,如以繳納營業稅逃避繳納所得稅。
4、避稅地避稅。納稅人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特區、開發區、保稅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些低稅負地區虛設常設機構營業、虛設中轉銷售公司或者設置信托投資公司,轉移利潤從而減少納稅。
對于公司企業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是嚴重違反我國法律稅務法的相關規定的,特別是對于企業偷稅漏稅的股東,由于對公司的生產運營是有決策權的,所以顯然是需要追究領導責任,另外對于企業法人也是需要審查的,不知情的可以不予處罰。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開設空殼公司偷稅漏稅怎么處罰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