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可以每月發工資嗎?
股東在公司上班是可以發工資的,按照《公司法》,公司應該給自己的雇員發工資。股東不在公司上班,且不擔任董事,監事職務,不但不應發工資,而且不能發工資。關于工資工資是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員工的勞動報酬,不是作為股東就有的,必須你為這個公司勞動了。如果你既是這個公司股東同時又為這個公司勞動,那么這個公司應該給你發工資。
股東的資產收益權《公司法》規定: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潤,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半年不存在分配利潤問題。
股東之間的利益分配和員工有所不同,員工的工資是按照月份來結算的,但是股東可能就是季度或者年度來結算,因為一個月盈利了可能下個月還要繼續投資或者來發放員工工資,按照季度或者年度公司可以更靈活的支配一部分資金。
二、用人單位發放工資的依據是什么?
《勞動法》:
1、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2、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3、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4、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5、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6、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一般來說,公司發放工資即勞動報酬的對象是公司的員工,即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人,并未公司的發展付出了實際勞動,如果僅僅只是公司的股東,而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不為公司的運營提供勞務的,企業就只會按照其出資比例或者是股東之間的約定進行分紅。
股東想要分紅,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公司法》中哪些規定體現了對股東權利的保護?
股東要求分紅須通過股東會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科創板與新三板的區別
2021-03-07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