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風險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風險主要是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仍然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
(一)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
1.損失賠償責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過失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有權就該損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張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濫用職權所獲取的收入歸入公司。我國公司法第148條規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忠實義務,同時規定違法忠實義務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二)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經營、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罰款,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當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無過錯的除外。
(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
一般情況下,對于公司的犯罪行為,應由公司承擔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考慮到多數情況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員的意志而實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時不僅僅會處罰公司,很多情況下還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我們稱之為雙罰制度。在雙罰制度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通常會被理解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常見的涉及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犯罪包括: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妨害清算罪;偷稅罪;逃避追繳欠稅罪;騙取出口退稅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侵犯知識產權罪等等。
正常來說只要是擔任了一個公司重要的法人職務就應該知道在權力的背后就是很高的風險,但是好在代表人的背后是公司整體的利益而不是說法人可以任意把公司的利益放置在容易遭受損失的境地,但是如果其本身犯法的話風險自然就是要承擔法律的責任。
對于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風險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