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是一個不斷上演著神奇的場所,在這里持續演繹著各種各樣的投資神話,同時也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股市牛人。與此同時,因為投資股票而出現虧損的人也比比皆是,一批又一批自詡為專家的“偽牛人”也不斷出現在這個市場當中。
當投資者為了賺錢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遇到這些“偽牛人”、“偽專家”,并且部分投資者會將自己的股票賬戶交由這些“偽牛人”和“偽專家”操作,希望賺取超預期收益。行情好、絕大多數人都賺錢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專家”、“牛人”或許也會賺錢。然而一旦行情急轉直下或是進入振蕩市的時候,這些“偽牛人”、“偽專家”就不可避免地被市場打回原型,投資者的股票賬戶出現虧損也就不可避免。這樣一來,投資者與這些“偽牛人”、“偽專家”之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
當投資者因為這些“偽牛人”、“偽專家”代客理財進行股票操作而出現虧損的時候,又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同時也聽一聽律師有什么好的建議。
偶遇
今年64歲的張-萍(化名)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上個世紀80年代,東北地區開始了第一輪下海潮,在某集體企業擔任會計一職的張-萍在幾經權衡之下選擇下海經商,并且很快成為當時令人羨慕的萬元戶。
進入1992年之后,東北開始了第二輪下海潮,大量經營者的涌入,令一些原本簡單的生意開始變得難做起來。彼時,張-萍所在的城市有了第一家證券營業部、也誕生了第一批股民,張-萍再一次選擇轉變身份:由個體經營業戶轉變成股民。
“從那時候開始直到現在,我都一直在這個市場中。最近幾年的總體感覺是這個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快,自己真的有點不適應了,所以投入的錢已經沒有前幾年那么多了。但是因為賬面上出現了一些虧損,因此不情愿就這么退出市場。”張-萍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原本希望回本之后就退出市場,沒想到現在的虧損反倒是越來越大了。
據張-萍介紹,在2015年之前,她炒股一度虧損了十幾萬元,自己雖幾經努力,但始終沒能回本。2015年年初的一天,在一位股友的介紹下,張-萍認識了一位“王老師”。
“他其實并不是真正的老師,只不過因為大家覺得他在炒股方面挺厲害的,所以尊稱他為‘王老師’。”張-萍說,“王老師”今年五十多歲,談起股票來滔滔不絕,對國家的經濟形勢、很多股票的基本面都是如數家珍。
一方面是股友的極力推崇,另一方面“王老師”在談到曾經如何捕獲到一只只大牛股的經歷之后,讓張-萍傾向于相信“王老師”是一位股市牛人。在經過幾次接觸之后,張-萍和“王老師”達成了這樣一個口頭協議:由“王老師”負責操作張-萍的股票賬戶,如果賬戶出現虧損,由“王老師”負責全額補齊;如果賬戶盈利,那么雙方五五分賬。
“因為他答應包底,所以即便是提出了五五分賬這樣的條件我也同意了,只希望能夠盡快把虧損的錢賺回來,我是真的不想再炒股了。”張-萍說。
變故
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上演了一輪瘋牛行情。彼時,新股民蜂涌入場,各種各樣的融資杠桿紛紛登臺亮相,市場可謂是熱鬧之極。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市場中,張-萍的股票賬戶并沒有跑贏大盤。
“當初剛認識的時候,‘王老師’一直在說自己的榜樣是巴*特,說自己也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而且還反復舉例說自己持有的一只股票因為持有的時間比較久,所以經過分紅和送配之后,現在已經是零成本。”張-萍說,但是“王老師”在實際操作自己的賬戶時,卻似乎與他標榜的價值投資完全不一樣。
據張-萍介紹,“王老師”的操作完全是短線手法,第一天買入的股票,第二天不論虧賺都會賣掉,然后再選股操作。“王老師”操作得特別頻繁,雖然對于一些表現不佳的股票可以達到及時止損的目的,但是也錯過了多只牛股。
張-萍為此多次打電話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令“王老師”很不耐煩。“王老師”告訴張-萍說:“這些意見會干擾到我的操作,如果繼續提意見,那么一旦股票賬戶出現虧損就由你負責。”為此,張-萍很長一時間沒再給“王老師”打電話。
2015年6月中下旬之后,A股市場的走勢發生逆轉,指數和個股均出現了非理性大跌,“王老師”多次嘗試操作張-萍的股票賬戶進行抄底卻都是鎩羽而歸。作為一位炒股多年的老股民,張-萍也感覺到了市場蘊藏的極大風險,于是在她的強烈要求下,“王老師”暫時停止操作。
2015年8月之后,伴隨著市場的逐漸走穩,“王老師”又開始恢復頻繁操作。然而直到2016年3月為止,張-萍股票賬戶上原來虧損的十多萬元不但沒有回本,反而還新增了7萬多元的虧損。擔心虧損會繼續擴大,張-萍與“王老師”解除了協議,同時要求“王老師”補齊7萬多元的虧損部分。開始的時候,“王老師”勸說張-萍由自己繼續操作股票賬戶,直至2016年底。在看到張-萍絲毫沒有動搖之后,“王老師”攤牌說,自己承認與張-萍的口頭協議,但是因為他之前剛與妻子離婚,自己是凈身出戶的,所以現在沒有錢,等到以后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給張-萍。
張-萍想讓“王老師”出據一張欠條,但是“王老師”堅決不肯,并表示張-萍不相信自己的人品,是對自己人格的污辱。“時間過去半年多了,我也找過他多次。至今,他也承認當初的協議,但卻依然表示自己沒有錢,等日后有錢了一定歸還。”張-萍說,現在最后悔的是自己當初太輕信人,如果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肯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支招
據悉,證券監管部分和各家券商的營業部一直都在利用多種宣傳媒介,廣覆蓋、多渠道、全方位進行“防非”宣傳,確保“防非”宣傳不留死角。針對這一群體年齡偏大且風險防范意識較弱的特點,進社區“防非”宣傳活動即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要宣傳群體。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投資者、特別是一些老年投資者仍然選擇去相信所謂的一些民間炒股高手,在私下里與這些所謂的高手達成口頭的代客理財協議,當出現投資損失的時候,往往又會遇到維權難的問題。
一家證券營業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我們并不否認“高手在民間”的說法,但是想要在股市當中獲利,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還要求熟悉市場的各種規則,對于各類信息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具有較強的實戰操作能力等。然而,很多進行代客理財的所謂“大師”顯然并不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雖不排除偶然取得超預期收益的可能,但很難成為市場中的常勝將軍,投資者選擇這樣的人進行代客理財顯然面臨較大的風險。投資者一定不要輕信他人的誘惑,千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更不能有賺大錢、賺快錢、一夜暴富的想法。
如果像張-萍一樣,因為與人約定進行代客理財而令自己的股票產生損失應該如何進行維權呢?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劉*浩支招說,如果投資者想委托他人代為投資理財,一定要對受委托人進行了解核查,并與受委托方簽訂書面委托協議,將相關利益分配、虧損承擔等約定落實到書面協議上,以作為雙方日后糾紛解決的依據。
“如有可能的話,投資者可以讓受委托方提供擔保,以作為受委托方履約的保證,以免日后發生虧損,受委托人卻無償還能力,致使投資者的損失得不到賠償。”劉*浩建議,
投資者如果未與受委托人簽署任何書面協議,代為理財發生虧損之后,投資者一定要及時與受委托人確認之前的口頭協議,并形成新的書面協議,以免日后維權,投資者沒有證據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
希望上面的內容可以讓你對代客理財的各種維權意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