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操縱證券市場行為。操縱證券市場行為,是指行為人背離市場自由競價和供求關系原則,以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影響證券市場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制造證券市場假象,以引誘他人參與證券交易,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轉嫁風險的行為。
操縱市場的行為包括:(1)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2)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3)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4)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下面具體分析這四種操縱市場的行為:
1.連續交易操縱。連續交易操縱,是指單獨或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主要是資金大戶或者持股大戶利用其擁有的大量資金或者某種大量證券,或者利用了解某種內幕信息的優勢,進行單獨或者通謀買賣,對某種有價證券進行集中買賣或連續買賣或對同一種證券反復買進賣出。在出貨階段造成此種證券市場價升量增,以達到吸引投資者買人、使自己順利出貨的目的;在吸籌階段造成此種證券價跌量增,使持籌者產生恐慌心理,拋出該種證券,從而使自己獲取暴利,其他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
根據《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試行)》第22條的規定,連續交易操縱的構成要件包括:(1)主體是證券交易人,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不論是自行炒作還是委托證券經紀商炒作,也不論是單個人的行動還是多人的通謀。(2)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3)必須有聯合(或連續)買賣和影響證券價格(或證券交易量)的事實。根據參加人數量的不同,連續交易操縱分為單一行為人連續交易操縱和合謀的連續交易操縱。單一的行為人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是單一行為人連續交易操縱。2個以上行為人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是合謀的連續交易操縱。按照《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試行)》第20條、第21條的規定,聯合買賣,是指2個以上行為人,約定在某一時段內一起買入或賣出某種證券,具體包括三種情形:(l)在某一時段內一起買人或者相繼買入某種證券的;(2)在某一時段內一起賣出或者相繼賣出某種證券的;(3)在某一時段內其中一個或數個行為人一起買入或相繼買入而其他行為人一起賣出或相繼賣出某種證券的。連續買賣,是指行為人在某一時段內連續買賣某種證券。在1個交易日內交易某一證券2次以上,或在2個交易日內交易某一證券3次以上的,即構成連續買賣。
連續交易發生證券權利的實際移轉,屬于證券的真實買賣,與不轉移證券所有權的虛買虛賣有所不同。此外,在判斷連續交易操縱時有三個因素需要考慮:一是聯合或連續買賣的交易次數應當包括未成交的報價;因報價本身就會影響證券價格,但報價后又主動撤銷的不應當包括在其中。二是連續交易在事實上引起了一定的證券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變動,至于變動幅度一般沒有明確要求。三是行為人主觀上有惡意,其目的上是為了抬高或壓低價格,或者引誘其他交易人買入或賣出證券。
2.串通相互買賣操縱。串通相互買賣操縱,是指兩個以上的行為人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行為。也稱為合謀或相對委托,它實質上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交易人,相互串通,一買一賣,目的在于虛造聲勢,抬高或壓低該證券價格,誘騙其他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該種證券,使行為人達到高位出貨或低位吸籌的目的。此種交易的特征是雙方或多方在交易中時間相近、價格相近、方向相反。此種交易方式能為操縱者盡量減少操縱市場的資金量和證券籌碼數量,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對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綜合上所述,合謀的要件可歸納如下:(1)下單的價格、時間的相似性;(2)下單數量的一致性;(3)買賣同一證券,而且買賣方向相反;(4)主觀上是故意,且兩個故意之間有必然的聯絡,即惡意串通或合謀。
3.自買自賣操縱。自買自賣又稱洗售、對倒、對敲、虛售,它是指同一投資人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行為。這種方式俗稱莊家對倒,亦稱“左手賣給右手”。主要表現為行為人在各個地方多個不同的營業部開立多個證券交易戶頭,自己在某地某賬戶內賣出證券的同時,又在另一地另一賬戶內買入該證券,其實質是一人自買自賣。雖然行為人的證券所有權并沒有轉移,持有證券的數量沒有變化,但能大大增加該證券一天的成交量,給其他投資者造成該證券交易活躍的假象,從而影響其對該證券行情的判斷而作出錯誤的買賣決策,為行為人出貨或吸籌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自買自賣的構成要件是:(1)有現實的交易發生;(2)這些交易發生的時間相同,數量相當價格一致,方向相反(一買一賣);(3)這些交易并不改變該證券的實質所有權,即實質上這些證券仍然為同一人所有(4)有自買自賣的故意。不過在證券立法上,國外有的規定,洗售本身就是故意的證據,故主張進行故意推定。據此也有人主張,洗售不需要以主觀故意為要件,發生洗售的事實就可以構成。
證券法修訂前,我國證券立法將冼售規定為“以自己為交易對象,進行不轉移所有權的自買自賣”。事頭上,行為人往往借助多個證券賬戶進行相互交易,只要實現了交易,就發生證券權利的法律轉移,只不過其背后的真實所有人為同一人或為同一人控制。現行證券法第77條將洗售或者自買自賣定義為“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與以前的規定相比,更符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試行)》第28條列舉了“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包括:行為人以自己名義開設的實名賬戶;為人以他人名義開設的賬戶;行為人雖然不是賬戶的名義持有人,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管理、使用或處分的他人賬戶。
4.其他操縱市場的行為。證券法第77條所規定的“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屬于“兜底條款”。所謂其他操縱市場的行為應當是指法律已經明確列舉的市場操縱行為之外的操縱市場行為。《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試行)》第30條列舉了其他操縱市場的行為,包括:(1)蠱惑交易操縱;(2)搶帽子交易操縱;(3)虛假申報操縱;(4)特定時間的價格或價值操縱;(5)尾市交易操縱;(6)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證券法第78條的規定,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傳播媒介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行為,應按其相應的規定處理,而不應歸人操縱市場的行為之列,也就是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傳播媒介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行為不屬于其他操縱市場,的行為。
而且我們也需要知道如果在實際中,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農村房屋只有一般在拆遷范圍之內,怎么辦
2021-02-19動遷房買賣合同簽訂后后悔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06棚改拆遷,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10企業拆遷中,企業有權利選擇評估公司嗎
2021-03-18農村房屋拆遷,什么房子賠的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