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權益是會計學最基本概念,也是會計主要的要素之一。與資產、負債共同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所有者權益是會計計量的最終歸屬和結果,也是所有權理論經營的目標,因此,所有者權益計量的是否科學、合理不僅影響股東的權益,而且還決定它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否有用。
現行的所有者權益的定義、特征及分類、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是指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應享的剩余利益。即一個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所擁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來經濟利益資源的凈額。所謂凈資產,在數量上等于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后的余額,這可以通過對會計恒等式的變形來表示,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分為:(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分為:(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一)所有者權益與債權人相比。
一般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1.所有者權益在企業經營期內可供企業長期、持續地使用,企業不必向投資人返還資本金。而負債則須按期返還給債權人,成為企業的負擔。2.企業所有人憑其對企業投入的資本,享受分配稅后利潤的權利。所有者權益是企業分配稅后凈利潤的主要依據,而債權人除按規定取得股息外,無權分配企業的盈利。3.企業所有人有權行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或者授權管理人員行使經營管理權。但債權人并沒有經營管理權。4.企業的所有者對企業的債務和虧損負有無限的責任或有限的責任,而債權人對企業的其他債務不發生關系,一般也不承擔企業的虧損。
(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分類按其形成的方式。
該類賬戶可分為投資人投入的資本以及企業內部滋生的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等留存收益。投入資本類所有者權益賬戶主要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資本積累類賬戶主要有: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
1、投入資本投入資本是指所有者在企業注冊資本的范圍內實際投入的資本。所謂注冊資本,是指企業在設立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資本總額,也就是全部出資者設定的出資額之和。企業對資本的出資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合同和章程的規定及時進行。注冊資本是企業的法定資本,是企業承擔民事責任的財力保證。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投入資本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本表現為實際發行股票的面值,也稱為股本;在其他企業,投入資本表現為所有者在注冊資本范圍內的實際出資額,也稱為實收資本。2、資本公資本公積是指歸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轉化而形成的資本,主要包括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等。3、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指歸所有者所共有的、由收益轉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資本。
(三)所有者權益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的中剩余權益,因此,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是主要取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所有者權益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索取權,負債反映的是企業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索取權,兩者在性質上有本質區別,因此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應當嚴格區分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以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尤其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產權比率等.在實務中,企業某些交易或者事項可能同時具有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當將屬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部分分開核算和列報.例如,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應當將其中的負債部分和權益性工具部分進行分拆,分別確認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