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要件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客體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動。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唯一機關,它對各類案件制作的判決和裁定,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具體形式。判決和裁定一經生效,就具有法律強制力,有關當事人以及負有執行責任的機關、單位,都必須堅持執行。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申訴,而不允許抗拒執行。維護這種生效的判決、裁定的權威,就是維護法律和法制的權威,就是維護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拒不執行的對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這里包括兩層含義:
(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就案件的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訴訟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對訴訟程序和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作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象的判決與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經濟案件等各類案件所作的判決和裁定。但從審判實踐看,主要是拒不執行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的判決和裁定;至于刑事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很少有可能拒不執行。
(2)是具有執行內容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謂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包括已經超過法定上訴、抗訴期限而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以及終審作出的判決和裁定等。至于沒有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因為尚不具備依法執行的條件,自然不會發生拒不執行的問題。
經人民法院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書生效后,能否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后,即具有與生效判決、裁定同等的效力,由人民法院負責執行。因而從立法精神和司法實踐需要上來考慮,這種生效調解書也能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拒不執行刑事自訴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等訴訟中由法院主持達成并已生效的調解書的,也可以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客觀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情節嚴重的行為。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拒不執行裁決罪的話,這種情況在構成方面一般來說都是阻礙了法院的正常活動,而且蔑視了法律的威嚴性,對于司法裁定帶來一定的后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算婚內財產嗎
2020-12-19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