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經濟仲裁獲得經濟賠償嗎
可以。
勞動仲裁的經濟賠償不是必須通過法院才能拿到。如果當事人一方主動執行仲裁裁決,可以將賠償款直接交予對方。如果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一方在裁決規定期限內不主動履行賠償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的期限是二年,從仲裁裁決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經濟仲裁的原則
1、自愿仲裁的原則:主要指當事人是申請仲裁還是向人民法院起訴,由當事人選擇。根據《經濟合同法》第48條、《經濟合同仲裁條例》第33條等規定,經濟合同仲裁不是經濟審判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愿,裁審自擇。
2、分級管理、一次裁決原則:經濟合同仲裁分為縣級、地市級、省、區級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內設的仲裁委員會四級。《仲裁條例》第3條規定,仲裁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處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實行一次裁決制度,即仲裁機關一次裁決即是終局裁決,不允許當事人申請上級仲裁機關進行二級仲裁,如果當事人不服裁決,可依《仲裁條例》第33條的規定,在接到仲裁裁決的次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3、著重調解原則:《仲裁條例》第25條規定:仲裁機關在處理案件時,應當先行調解。據此,調解是經濟合同仲裁的必經程序,是我國仲裁制度的一個特點。仲裁機關受理案件后,在查清事實的前提下,首先要促使雙方當事人經過協商達成和解協議;調解不成時,由仲裁機關及時作出裁決。
4、仲裁人員依法回避原則:仲裁庭認為本案不適宜或當事人發現仲裁成員有可能影響公正仲裁時,應退出對該案的仲裁。
5、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仲裁機關處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不論以調解方式還是以仲裁裁決方式解決,都必須全面客觀地進行調查研究,查清事實,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進行處理。當事人雙方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當事人無論單位大小、級別高低,都能平等地行使權利,使其合法權益受法律的保護,違法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
經濟仲裁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還算是比較廣泛的,大家可以在跟多時候都看到有一些這樣的案例。在執行的時候如果當事人不履行大家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哦。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