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約定乙公司在專利有效期限內獨占實施甲公司的專利技術,并特別約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進該專利技術。后乙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意見,在未經甲公司許可的情形下對專利技術做了改進,并對改進技術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甲公司有權自己實施該專利技術
B.甲公司無權要求分享改進技術
C.乙公司改進技術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D.乙公司改進技術屬于違約行為
單選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合同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則,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后續改進的技術成果的分享辦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一方后續改進的技術成果,其他各方無權分享。本題中,盡管乙公司與甲公司簽訂了獨占實施許可合同,且約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進該專利技術,但是乙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作出的技術改進,采取了相應的保密措施,因此該改進技術受到法律的保護,甲公司無權要求分享該技術。
2、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學術論文集,專門收集國內學者公開發表的關于如何認定和處理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有關論文或摘要。該論文集收錄的論文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其內容選擇和編排具有獨創性。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被選編入論文集的論文已經發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論文著作權人的同意
B.該論文集屬于學術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論文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C.他人復制該論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報酬
D.如出版社未經論文著作權人同意而將有關論文收錄,出版社對該論文集仍享有著作權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B錯誤。《著作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據此可知,出版社需要征得論文著作權人的同意,并支付報酬。《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12種合理使用的情況,不包括公益性學術著作的情況。
選項C錯誤。《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資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據此可知,出版社匯編的論文集構成匯編作品,出版社對論文集這一匯編作品享有著作權,但如有人復制該論文集,不僅需要經過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出版社的同意并支付報酬,還須經過被匯編的作品(每一篇學術論文)的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報酬。
選項D正確。根據2010年《著作權法》的立法思路與目的認為,出版社在匯編該論文集時若未經論文的著作權人同意,其行為構成侵權,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只要其對論文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構成匯編作品,出版社對該論文集仍享有著作權。
3、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A.甲公司與專利權人簽訂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后,許可其子公司乙公司實施該專利技術
B.獲得強制許可實施權的甲公司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
C.甲公司銷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專利的產品并能證明該產品來源合法
D.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甲公司未經專利權人的同意而制造其專利藥品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獨占實施許可,是指讓與人在約定許可實施專利的范圍內,將該專利僅許可一個受讓人實施,讓與人依約定不得實施該專利。據此可知,甲公司無權在合同履行期間許可其子公司乙公司實施該技術。
選項B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不享有獨占的實施權,并且無權允許他人實施。
選項C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甲公司銷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專利的產品并能證明該產品來源合法的,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但是不承擔賠償責任。
選項D不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4、如外國企業在我國申請注冊商標,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應當委托在我國依法成立的律師事務所代理
B.所屬國必須已加入《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C.所屬國必須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如所屬國商標注冊主管機關曾駁回了其商標注冊申請,該申請在我國仍有可能獲準注冊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商標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商標代理機構辦理。
選項B.C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十七條規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
5、甲的畫作《夢》于1960年發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繼承人乙于2009年10月發現丙網站長期傳播作品《夢》,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訴。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夢》的創作和發表均產生于我國《著作權法》生效之前,不受該法保護
B.乙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其勝訴權不受保護
C.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署名權的行為
D.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對該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著作權的保護。
選項A錯誤。《著作權法》第60條第1款規定,本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和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
選項B錯誤。《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選項C錯誤。《著作權法》第20條規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據此可知,《著作權法》對署名權實行永久性保護,因此,著作權人的繼承人有權要求丙網站停止侵害著作權人署名權的行為。
選項D正確。《著作權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據此可知,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是有期限限制的,自然人作品財產權的保護期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該作品財產權的保護期已過,丙網站可以通過網絡傳播該作品。
6、甲公司開發了一種汽車節能環保技術,并依法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乙公司擬與甲公司簽訂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引進該技術,但在與甲公司協商談判過程中,發現該技術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屬于現有技術。乙公司的下列哪一做法不合法?()
A.在該專利技術基礎上繼續開發新技術
B.訴請法院判決該專利無效
C.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無效
D.無償使用該技術
單選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現有技術。
選項A.D中的做法合法。《專利法》第22條第5款規定,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題干中給出“該技術已屬于現有技術”,那么乙公司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新技術或無償使用該現有技術都是合法行為。
選項B中的做法不合法,選項C中的做法合法。《專利法》第45條規定,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該法第46條第2款規定,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無效宣告請求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據此可知,請求宣告該專利權無效需要先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7、甲公司為其生產的啤酒申請注冊了“冬雨之戀”商標,但在使用商標時沒有在商標標識上加注“注冊商標”字樣或注冊標記。下列哪一行為未侵犯甲公司的商標權?()
A.乙公司誤認為該商標屬于未注冊商標,故在自己生產的啤酒產品上也使用“冬雨之戀”商標
B.丙公司不知某公司假冒“冬雨之戀”啤酒而予以運輸
C.丁飯店將購買的甲公司“冬雨之戀”啤酒倒入自制啤酒桶,自制“俠客”牌散裝啤酒出售
D.戊公司明知某企業生產假冒“冬雨之戀”啤酒而向其出租倉庫
單選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商標侵權行為。選項A錯誤。《商標法》第57條第(一)項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據此可知,乙公司未經甲公司許可,在自己的同一種商品上使用了與甲公司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即構成侵權。
選項B正確,選項D錯誤。根據《商標法》第57條第(六)項規定,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據此可知,對于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而運輸的行為才認定為侵權行為,對于不知情而運輸的行為不認定為侵權行為。而戊公司的行為屬于故意為商標侵權提供便利,故構成共同商標侵權。
選項C錯誤。根據《商標法》第57條第(五)項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據此可知,丁飯店的行為是將別人的商品貼自己的商標而銷售,屬于反向假冒,構成侵權。
8、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約定乙公司在專利有效期限內獨占實施甲公司的專利技術,并特別約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進該專利技術。后乙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意見,在未經甲公司許可的情形下對專利技術做了改進,并對改進技術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甲公司有權自己實施該專利技術
B.甲公司無權要求分享改進技術
C.乙公司改進技術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D.乙公司改進技術屬于違約行為
單選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合同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則,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后續改進的技術成果的分享辦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一方后續改進的技術成果,其他各方無權分享。本題中,盡管乙公司與甲公司簽訂了獨占實施許可合同,且約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進該專利技術,但是乙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作出的技術改進,采取了相應的保密措施,因此該改進技術受到法律的保護,甲公司無權要求分享該技術。
9、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學術論文集,專門收集國內學者公開發表的關于如何認定和處理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有關論文或摘要。該論文集收錄的論文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其內容選擇和編排具有獨創性。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被選編入論文集的論文已經發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論文著作權人的同意
B.該論文集屬于學術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論文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C.他人復制該論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報酬
D.如出版社未經論文著作權人同意而將有關論文收錄,出版社對該論文集仍享有著作權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B錯誤。《著作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據此可知,出版社需要征得論文著作權人的同意,并支付報酬。《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12種合理使用的情況,不包括公益性學術著作的情況。
選項C錯誤。《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資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據此可知,出版社匯編的論文集構成匯編作品,出版社對論文集這一匯編作品享有著作權,但如有人復制該論文集,不僅需要經過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出版社的同意并支付報酬,還須經過被匯編的作品(每一篇學術論文)的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報酬。
選項D正確。根據2010年《著作權法》的立法思路與目的認為,出版社在匯編該論文集時若未經論文的著作權人同意,其行為構成侵權,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只要其對論文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構成匯編作品,出版社對該論文集仍享有著作權。
10、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A.甲公司與專利權人簽訂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后,許可其子公司乙公司實施該專利技術
B.獲得強制許可實施權的甲公司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
C.甲公司銷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專利的產品并能證明該產品來源合法
D.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甲公司未經專利權人的同意而制造其專利藥品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獨占實施許可,是指讓與人在約定許可實施專利的范圍內,將該專利僅許可一個受讓人實施,讓與人依約定不得實施該專利。據此可知,甲公司無權在合同履行期間許可其子公司乙公司實施該技術。
選項B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不享有獨占的實施權,并且無權允許他人實施。
選項C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甲公司銷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專利的產品并能證明該產品來源合法的,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但是不承擔賠償責任。
選項D不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11、如外國企業在我國申請注冊商標,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應當委托在我國依法成立的律師事務所代理
B.所屬國必須已加入《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C.所屬國必須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如所屬國商標注冊主管機關曾駁回了其商標注冊申請,該申請在我國仍有可能獲準注冊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商標法》第十八條規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托國家認可的具有商標代理資格的組織代理。
選項B.C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十七條規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
12、甲研究院研制出一種新藥技術,向我國有關部門申請專利后,與乙制藥公司簽訂了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并依法向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了登記手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乙公司依法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之前,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未生效
B.專利申請權的轉讓合同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之日起生效
C.專利申請權的轉讓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之日起生效
D.如該專利申請因缺乏新穎性被駁回,乙公司可以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為由請求解除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
單選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B錯誤。《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據此可知,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屬于技術轉讓合同的一種,《合同法》對其生效條件未作出特別規定。因此,應自雙方達成合意時起生效。
選項C正確。《專利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選項D錯誤。專利申請權轉讓是指專利申請人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接收但仍未授權的專利依法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專利申請權轉讓后,讓與人轉讓的只是受讓人有權針對此專利繼續進行申請的權利,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受讓人未來一定能夠成為受讓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當事人以專利申請被駁回或者視為撤回為由請求解除合同,該事實發生在專利申請權轉讓之前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發生在轉讓登記之后的,不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13、甲展覽館委托雕塑家葉某創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將其放置在公園入口,委托創作合同中未約定版權歸屬。下列行為中,哪一項不屬于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A.甲展覽館許可乙博物館異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
B.甲展覽館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紀念品向游客出售
C.個體戶馮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紀念品向游客出售
D.游客陳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對雕塑拍照紀念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據此可知,本題中雕塑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葉某。另外,該法第十條第(五)項規定,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本題中,甲展覽館與個體戶馮某的行為侵犯了葉某著作財產權中的復制權。而陳某拍照紀念的行為則沒有侵犯著作權人的人身、財產權利,不屬于侵權行為。
14、甲電視臺經過主辦方的專有授權,對籃球俱樂部聯賽進行了現場直播,包括在比賽休息時舞蹈演員跳舞助興的場面。乙電視臺未經許可截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關于乙電視臺的行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侵犯了主辦方對籃球比賽的著作權
B.侵犯了籃球運動員的表演者權
C.侵犯了舞蹈演員的表演者權
D.侵犯了主辦方的廣播組織權
單選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B.D錯誤。《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筑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件;(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據此可知,著作權中的作品種類不包括體育競賽表演。因此,乙電視臺的行為也就不可能侵犯主辦方的著作權及運動員的表演者權。但甲電視臺在經過主辦方授權后,合法擁有對籃球聯賽的直播權利,因此享有著作鄰接權中的播放者的權利,乙電視臺未經許可劫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的行為侵犯了甲電視臺的播放者的權利。
選項C正確。《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根據該法第四十七條第(十)項的規定,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屬于對表演者的侵權行為。據此可知,本題中乙電視臺未經許可截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的行為侵犯了舞蹈演員的表演者權。
15、甲公司在汽車產品上注冊了“山葉”商標,乙公司未經許可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也使用“山葉”商標。丙公司不知乙公司使用的商標不合法,與乙公司簽訂書面合同,以合理價格大量購買“山葉”小轎車后售出,獲利100萬元以上。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乙公司的行為屬于仿冒注冊商標
B.丙公司可繼續銷售“山葉”小轎車
C.丙公司應賠償甲公司損失100萬元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仿冒行為不同于假冒行為,仿冒者一般都有自身的企業名稱、注冊商標或者其他標識,但是它們不具備經營被仿冒產品或服務的資格或者能力。為了達到銷售或取得比較高的利潤的目的,就盡可能模糊或隱蔽自身的真實標識,夸大突出被仿冒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以達到混淆的目的。本題中,乙公司未經允許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使用“山葉”商標的行為屬于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而非仿冒注冊商標的行為。
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據此可知,對于銷售侵權商品不知情,且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應責令停止銷售,但不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丙公司停止銷售,但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選項C錯誤。《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丙公司雖然構成侵權,但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16、甲、乙合作創作了一部小說,后甲希望出版小說,乙無故拒絕。甲把小說上傳至自己博客并保留了乙的署名。丙未經甲、乙許可,在自己博客中設置鏈接,用戶點擊鏈接可進入甲的博客閱讀小說。丁未經甲、乙許可,在自己博客中轉載了小說。戊出版社只經過甲的許可就出版了小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侵害了乙的發表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
B.丙侵害了甲、乙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C.丁向甲、乙寄送了高額報酬,但其行為仍然構成侵權
D.戊出版社侵害了乙的復制權和發行權
單選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D錯誤。《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據此可知,甲、乙不能協商一致的,若乙無正當理由,甲可以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包括發表權、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因此,甲未侵害乙的發表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另外,因甲有權單方許可戊出版社出版該小說,因此,戊出版社也就沒有侵害乙的復制權和發行權。
選項B錯誤。甲自己把小說上傳到自己博客中,丙提供的僅是自動接入鏈接,且用戶點擊閱讀該小說,也是從甲的博客中閱讀的。因此,丙并未侵害甲、乙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選項C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許可,通過信息網絡提供權利人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構成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行為。通過上傳到網絡服務器、設置共享文件或者利用文件分享軟件等方式,將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置于信息網絡中,使公眾能夠在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以下載、瀏覽或者其他方式獲得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實施了前款規定的提供行為。
17、甲、乙、丙、丁相約勤工儉學。下列未經著作權人同意使用他人受保護作品的哪一行為沒有侵犯著作權?()
A.甲臨摹知名繪畫作品后廉價出售給路人
B.乙收購一批舊書后廉價出租給同學
C.丙購買一批正版錄音制品后廉價出租給同學
D.丁購買正版音樂CD后在自己開設的小餐館播放
單選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中的行為侵犯著作權。《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十)項規定,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據此可知,除對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可合理使用外,其他臨摹行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復制權。因此,甲臨摹知名繪畫作品后廉價出售給路人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發行權。
選項B中的行為未侵犯著作權。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出租權的客體僅包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并不包括文字作品及其載體。
選項C中的行為侵犯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八)項規定,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構成著作權侵權。
選項D中的行為侵犯著作權。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包括現場表演和機械表演。根據《著作權法》和有關商業習慣,作者或音像制品提供商在銷售正版CD時是在行使復制權和發行權,即將作品復制多份并提供給公眾,其交易目的就是使每一位買受人僅獲得一份音樂作品復制件,并僅限于在個人欣賞范圍內使用。因此,在交易CD時雙方所形成的買賣合同,其標的就是單獨一份CD及對其所載作品內容的個人欣賞授權許可,而不包括表演權許可。因此,在背景音樂侵權案件中,即使被告支付了正版CD對價,但其未征得同意并付費即對音樂作品進行公開播放的行為突破了對應的授權權限,構成對表演權的侵權。
18、2010年3月,甲公司將其研發的一種汽車零部件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發明專利。該專利申請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獲得專利權并公告。2011年2月,乙公司獨立研發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組織生產并于次月起持續銷售給丙公司用于組裝汽車。2012年10月,甲公司發現乙公司的銷售行為。2015年6月,甲公司向法院起訴。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對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實施的行為支付賠償費用
B.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適當費用的訴訟時效已過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D.丙公司沒有侵犯甲公司的專利權
單選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專利法》第十三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本案中,2013年7月3日以前,甲公司尚未獲得專利權,其無權要求乙公司對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實施的行為支付賠償費用。但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對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實施的行為支付適當費用。
選項B錯誤。《專利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據此可知,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適當費用的訴訟時效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即從2013年7月3日起開始計算,至2015年6月尚未超過2年。因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適當費用的訴訟時效未經過。
選項C正確。《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本案中,2010年3月,甲公司申請發明專利,乙公司于2011年2月起開始生產、銷售相同產品,乙公司是在甲公司專利申請日后開始制造、銷售相同產品的,構成專利權侵權。
選項D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將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制造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使用行為;銷售該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據此可知,丙公司也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19、佳普公司在其制造和出售的打印機和打印機墨盒產品上注冊了“佳普”商標。下列未經該公司許可的哪一行為侵犯了“佳普”注冊商標專用權?()
A.甲在店鋪招牌中標有“佳普打印機專營”字樣,只銷售佳普公司制造的打印機
B.乙制造并銷售與佳普打印機兼容的墨盒,該墨盒上印有乙的名稱和其注冊商標“金興”,但標有“本產品適用于佳普打印機”
C.丙把購買的“佳普”墨盒裝入自己制造的打印機后銷售,該打印機上印有丙的名稱和其注冊商標“東升”,但標有“本產品使用佳普墨盒”
D.丁回收墨水用盡的“佳普”牌墨盒,灌注廉價墨水后銷售
單選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中的行為未侵權。甲在店鋪招牌中標有“佳普打印機專營”字樣,意在表明其只出售佳普公司制造的打印機,并未表示出其與佳普公司之間存在“授權”、“認證”等聯系的信息,不會讓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因此,不構成侵權。若改為“佳普打印機特約(授權)專營”,會讓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則構成侵權。
選項B.C中的行為未侵權。乙、丙雖未經佳普公司允許,擅自使用了注冊商標“佳普”,但乙、丙對“佳普”的使用不是商標性使用,而是一種描述性使用。因此,不構成侵權。
選項D中的行為構成侵權。《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五)項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據此可知,丁回收墨水用盡的“佳普”牌墨盒,灌注廉價墨水后銷售的行為,侵犯了“佳普”注冊商標專用權。
20、王某創作歌曲《唱來唱去》,張某經王某許可后演唱該歌曲并由花園公司合法制作成錄音制品后發行。下列哪些未經權利人許可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
A.甲航空公司購買該正版錄音制品后在飛機上播放供乘客欣賞
B.乙公司購買該正版錄音制品后進行出租
C.丙學生購買正版的錄音制品后用于個人欣賞
D.丁學生購買正版錄音制品試聽后將其上傳到網絡上傳播
多選題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選項A正確。甲航空公司的行為侵害了王某的表演權。《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九)項規定,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據此可知,表演權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公開表演作品的權利;二是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后者一般稱作機械表演權。甲航空公司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這種表演權,因此,甲航空公司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注意:甲航空公司的行為并未侵犯表演者和錄音錄像制作者的鄰接權。
選項B正確。根據《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表演者的鄰接權并不包括出租權,因此,乙公司并未侵犯張某的表演者權。但是,《著作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該法第四十七條第(八)項規定,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通過上述規定可知,出租權并不隨著錄音錄像作品的所有權轉移而轉移,而是歸屬于錄音錄像制作者。因此,乙公司侵犯了錄音錄像制作者的出租權。
選項C錯誤。《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該條第2款規定,前款規定適用于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據此可知,丙的行為屬于《著作權法》中規定的合理使用,未侵犯王某、張某、花園公司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
選項D正確。《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四)項規定,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構成侵權。結合《著作權法》第42條的規定可知,未經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制品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因此,丁的行為侵犯了錄音錄像制作者的鄰接權。
21、居住在A國的我國公民甲創作一部英文小說,乙經許可將該小說翻譯成中文小說,丙經許可將該翻譯的中文小說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并向丁雜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甲的小說必須在我國或A國發表才能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
B.乙翻譯的小說和丙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均屬于演繹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報酬
D.丁雜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還應當分別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報酬
多選題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選項A說法錯誤。《著作權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據此可知,甲的小說無論是否發表,均受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
選項B說法正確。演繹作品,又稱派生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等創造性勞動而產生的作品。因此,乙翻譯的小說和丙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均屬于演繹作品。
選項C說法錯誤。《著作權法》第十二條規定,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因此,丙將翻譯的中文小說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時,不僅要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報酬,還要征得甲的同意并向其支付報酬。
選項D說法錯誤。《著作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據此可知,丁雜志社不僅要向丙支付報酬,還應向甲、乙支付報酬。
22、工程師王某在甲公司的職責是研發電腦鼠標。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王某利用業余時間研發的新鼠標的專利申請權屬于甲公司
B.如王某沒有利用甲公司物質技術條件研發出新鼠標,其專利申請權屬于王某
C.王某主要利用了單位物質技術條件研發出新型手機,其專利申請權屬于王某
D.如王某辭職后到乙公司研發出新鼠標,其專利申請權均屬于乙公司
多選題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專利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三)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選項A說法正確。王某是甲公司負責研發電腦鼠標的工程師,其在公司的職責就是研發電腦鼠標,因此,即便其是利用業余時間研發的新電腦鼠標,也屬于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該發明創造屬于職務發明,專利申請權屬于甲公司。
選項B說法錯誤。王某是甲公司負責研發電腦鼠標的工程師,其在公司的職責就是研發電腦鼠標,即便其沒有利用公司的資金、設備、零部件等技術條件,但其也無法避免的會利用到其在工作中從公司內部了解到的技術資料。因此,其研發出的新的電腦鼠標,依然屬于職務發明,該發明的專利申請權屬于甲公司,而非屬于王某。
選項C說法錯誤。王某主要利用了單位物質技術條件研發出的新型手機屬于職務發明,其專利申請權屬于甲公司,而非屬于王某。
選項D說法錯誤。如果王某辭職后應聘到乙公司,一年內在乙公司研發出新鼠標,則該新鼠標的專利申請權屬于甲公司,而非屬于乙公司。
23、甲公司將其生產的白酒獨創性地取名為“逍遙樂”,并在該酒的包裝、裝潢和廣告中突出宣傳酒名,致“逍遙樂”被消費者熟知,聲譽良好。乙公司知道甲公司沒有注冊“逍遙樂”后,將其作為自己所產白酒的商標使用并搶先注冊。該商標注冊申請經商標局初步審定并公告。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甲公司有權在異議期內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反對核準乙公司的注冊申請
B.如“逍遙樂”被核準注冊,甲公司有權主張先用權
C.如“逍遙樂”被核準注冊,甲公司有權向商標局請求撤銷該商標
D.甲公司有權向法院起訴請求乙公司停止使用并賠償損失
多選題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準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并予公告。據此可知,甲公司有權在異議期內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反對核準乙公司的注冊申請。
選項B說法正確。《商標法》第五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商標注冊人申請商標注冊前,他人已經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先于商標注冊人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識。據此可知,新《商標法》增加了商標先用權制度的規定。本題中,在乙公司申請“逍遙樂”注冊商標前,甲公司已經在白酒上使用“逍遙樂”商標,并且被消費者熟知,因此,如“逍遙樂”被乙公司核準注冊,甲公司有權主張先用權。
選項C說法錯誤。《商標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在先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該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據此可知,甲公司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而不是向商標局請求撤銷該商標。
選項D說法錯誤。本題中,甲公司的“逍遙樂”屬于有影響的未注冊商標,可阻止他人搶注,但卻并不享有注冊商標所擁有的權利,不能受到如注冊商標那樣的法律保護。因此甲公司無權訴請法院要求乙公司停止使用并賠償損失。
【提示】本題原司法部答案是BCD,現根據新修訂的商標法的規定,本題答案是CD.
24、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開發印刷排版系統軟件,付費20萬元,沒有明確約定著作權的歸屬。后甲公司以高價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該軟件的復制品。丙公司安裝使用5年后,乙公司訴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銷毀該軟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該軟件的著作權屬于甲公司
B.乙公司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
C.丙公司可不承擔賠償責任
D.丙公司應停止使用并銷毀該軟件
多選題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著作權的歸屬、著作權的保護。
選項A錯誤。《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據此可知,該軟件的著作權屬于受托的乙公司。
選項B錯誤。《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據此可知,丙公司的侵權行為一直在持續,乙公司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選項C.D正確。《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30條規定,軟件的復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件是侵權復制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銷毀該侵權復制品將給復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件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后繼續使用。
25、范某的下列有關骨科病預防與治療方面研究成果中,哪些可在我國申請專利?()
A.發現了導致骨癌的特殊遺傳基因
B.發明了一套幫助骨折病人盡快康復的理療器械
C.發明了如何精確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方法
D.發明了一種高效治療軟骨病的中藥制品
多選題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專利法的保護范圍。《專利法》第25條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現;(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26、甲公司生產“美多”牌薰衣草保健枕,“美多”為注冊商標,薰衣草為該枕頭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產品廣告和包裝上均突出宣傳“薰衣草”,致使“薰衣草”保健枕被消費者熟知,其他廠商也推出“薰衣草”保健枕。后“薰衣草”被法院認定為馳名商標。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甲公司可在一種商品上同時使用兩件商標
B.甲公司對“美多”享有商標專用權,對“薰衣草”不享有商標專用權
C.法院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可寫入判決主文
D.“薰衣草”敘述了該商品的主要原料,不能申請注冊
多選題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商標注冊條件、馳名商標。選項A正確。《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條例》對同一件商品使用兩個以上的注冊商標并沒有作出禁止性的規定。法律、法規沒有禁止,且這種使用不違反商標法的立法精神,因此是允許的。
選項B正確。甲公司注冊的商標是“美多”,而不是“薰衣草”。因此,其對“美多”享有商標專用權,對“薰衣草”不享有商標專用權。
選項C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在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中,人民法院對于商標馳名的認定,僅作為案件事實和判決理由,不寫入判決主文;以調解方式審結的,在調解書中對商標馳名的事實不予認定。
選項D錯誤。《商標法》第11條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二)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三)其他缺乏顯著特征的。前款所列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據此可知,“薰衣草”雖然是主要敘述了該商品的主要原料而缺乏顯著性,但經過長期使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性,取得顯著性之后可以申請注冊。
27、王某創作歌曲《唱來唱去》,張某經王某許可后演唱該歌曲并由花園公司合法制作成錄音制品后發行。下列哪些未經權利人許可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
A.甲航空公司購買該正版錄音制品后在飛機上播放供乘客欣賞
B.乙公司購買該正版錄音制品后進行出租
C.丙學生購買正版的錄音制品后用于個人欣賞
D.丁學生購買正版錄音制品試聽后將其上傳到網絡上傳播
多選題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選項A正確。甲航空公司的行為侵害了王某的表演權。《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九)項規定,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據此可知,表演權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公開表演作品的權利;二是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后者一般稱作機械表演權。甲航空公司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這種表演權,因此,甲航空公司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注意:甲航空公司的行為并未侵犯表演者和錄音錄像制作者的鄰接權。
選項B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