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合同會面臨的法律風險
1、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風險及防范
除法律、法規規定股權轉讓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生效的以外,依法成立的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要辦理批準手續后才能生效的,主要限于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投資的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和公司中的國有股股權轉讓。
轉讓方和受讓方也可以附合同生效的條件,例如,約定本合同經轉讓方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后生效,或約定本合同自公司其他股東承諾放棄優先購買權時起生效。
應當注意的是,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并不等于股權轉讓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轉讓方與受讓方的合同約定對雙方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實際轉移的問題,也就是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還要合同雙方的適當履行,股權轉讓才能實現。
2、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風險及防范
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相對于有限責任公司而言),轉讓方的主要義務是向受讓方移交股權(具體體現為將股權轉讓的事實及請求公司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意思正式以書面方式通知公司的行為),而受讓方的主要義務則是按照約定向轉讓方支付轉讓款。
轉讓方在股權轉讓過程中可能提供不實資料和信息,為防范該種風險,受讓方可要求轉讓方對其不誠信行為可能引起的未來糾紛、債務等做出保證或提供擔保,例如向公證機關提存保證金。誠然,受讓方在交易過程中亦可能存在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支付股權轉讓對價的行為,為此,轉讓方可在股權轉讓合同明確約定違約賠償的范圍、計算方法,轉讓方也可要求受讓方做出保證或提供擔保。
3、股權轉讓合同不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公司章程規定
任何規避法律的合同安排都是法律所禁止和否定的,股東要想成功地轉讓其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受讓方要想順利地取得該全部或部分股權而成為新股東,在進行股權轉讓合同設計時,就必須注意法律法規、公司章程在轉讓主體、內容、程序等方面的規制,遵守《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及公司章程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什么情況下而可以暫停上市
2021-02-20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2021-02-02工傷報銷怎么弄
2020-12-08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