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離婚案件如何進行法庭辯論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205人看過

離婚案件一般有三個爭議焦點,即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及誰是過錯方、子女撫養、財產分割。

一、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及誰是過錯方的辯論

庭審辯論應該Χ繞這三個爭議焦點進行,并且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對于?一個爭議焦點論點的陳述,都要簡明扼要,有理有據,不可進行長篇大論,否則法官也可能聽糊涂了。

針對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發表辯論意見,一般要從婚姻基礎、婚后感情、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以及有無和好的可能五大方面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說,原、被告一方,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結合案件事實,針對以上五個方面Χ繞自己的主張進行辯論。

1.婚姻基礎方面,主要指雙方是否自由戀愛以及戀愛接觸的時間長短,雙方戀愛期間的感情如何等方面進行辯論。

2.婚后感情方面,主要指結婚以后,雙方夫妻的感情生活如何,是不是經常吵鬧,甚至發生激烈的沖突等情況。

3.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主要指造成現在夫妻之間存在ì盾或裂痕的原因是什?,是由于第三者的介人,還是雙方人生觀念不同,還是性格的嚴重不和導致的。

4.夫妻關系的現狀,主要指夫妻關系現在情況如何,是否分居,是否依然同居一室,同吃同住等。

5.有無和好的可能,是指導致夫妻之間產生分歧的ì盾是不是可以調和,是不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努力挽回夫妻感情,使夫妻重歸于好。

誰是過錯方,一般在離婚案件中也是一個爭議焦點。根據《婚姻法》及其相關規定,離婚時,財產分割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照顧無過錯方。離婚案件中,常見的過錯有婚姻不忠實行為、家庭暴力、惡習三種。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是無過錯方而對方有過錯,在財產分割甚至子女撫養方面,都可能會居于一定的優勢。

二、子女撫養方面的辯論

子女撫養方面,在進行辯論時,主要Χ繞孩子判歸誰對孩子成長更為有利這一個中心原則展開。比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辯論:

其一,孩子的年齡。根據(婚姻法》及其相關規定,2周歲之內的孩子一般歸女方撫養;如果孩子在幼兒期,同等條件下,法院判歸女方撫養的可能性會相對大一些。

其二,從孩子的性別。如果孩子是女孩子,且年齡將近10歲,因為女方對于指導孩子的青春期更為有經驗,故同等條件下,法院判歸女方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其三,從雙方的經濟條件。如果父母一方收人較高,可能會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撫養條件,在同等條件下,法院就有可能將孩子判歸收入較高的一方。

其四,從孩子一貫的生長環境,比如,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帶著,或者孩子一直住在某套房屋中,上學也在該房屋周邊等,這些都是法官考慮孩子撫養權歸屬的因素。

三、財產分割方面的辯論

共同財產分割的基本原則就是等分。當然,在處理具體案情時,還要考慮到財產的來源、照顧女方及無過錯方等因素。這些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實踐中卻可能是極為復雜的。一個離婚案件中,如果原、被告雙方對于財產分割問題能夠達成一致意見,一般要解決兩個問題,或者說離婚糾紛中,財產分割焦點中有兩個關鍵點:

其一,共同財產的范Χ有哪些。在離婚案件中,原、被告有哪些共同財產,可能是案件爭議的最大焦點之一。比如說,原告可能會說被告隱匿了共同存款;再比如,對于房產是不是屬于共同財產或是不是全部屬于共同財產分割的范Χ可能存在分歧;再比如,對于夫妻之間是否存在共同債務夫妻意見相左,等等,都是共同財產范Χ不能明確確定的表現。

其二,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也就是說,在明確了共同財產的范Χ,如何分割這些共同財產也可能會是原被告的一個爭議焦點。舉個例子來說,離婚分割財產就像分蛋糕,首先要解決要分的蛋糕有多大,是8寸的,還是10寸的。如果經過舉證或協商,雙方一致認為要分的蛋糕是10寸的,接下來是這個蛋糕如何分切,是一人一半,還是男的小半女的大半,小半小多少,大半大多少,都可能是接下來的爭議焦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龍梅

劉龍梅

執業證號:

12207201111329064

吉林巨石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學院。從事法律工作17年。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豐富的從業經驗,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一直秉承“恪守誠信、委托人利益至上的原則”,把每一個案件都當作一個項目來做,發揮個人最大的優勢,堅定捍衛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努力通過法律渠道幫助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龍梅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