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放棄條件
如果行為人有繼承權,并且是出自行為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就可以放棄繼承權。
1、必須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2、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3、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
4、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5、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放棄繼承權有什么法律后果?
1、放棄繼承權,不產生代位繼承。
如果繼承權人生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放棄繼承權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人的子女喪失代位繼承權。雖然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是產生代位繼承的唯一條件,但在繼承人死亡之前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即放棄了無償享有被繼承人的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放棄,標示著繼承人沒有繼承權,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繼承權人的子女,當然就不會產生代位繼承的問題了,所以,放棄繼承權,也就不產生代位繼承問題了。
2、放棄繼承權是無條件和無保留要求的。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權人主動放棄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無償享有權,如果繼承權人以某種條件或要求為前提作為放棄繼承權的條件,其放棄繼承致其不能履行決定的義務或者侵害了其他繼承權人的權利,則這種放棄繼承權的表示是無效的。因此,放棄繼承權必須以確保其履行決定的義務,確保其他繼承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有條件和保留意見的放棄繼承權不成其為放棄繼承權的表示。
3、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復繼承權,需經法院作出決定。
放棄繼承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書面的形式;二是口頭的方式。放棄的表示一經作出,并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為恢復其繼承權、重新主張繼承權而引發的訴訟糾紛,必經人民法院依據放棄繼承權人提出的恢復繼承權的理由作出,否則,繼承權不能復得。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2021-03-26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什么叫現房
2021-01-06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