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放棄條件
如果行為人有繼承權,并且是出自行為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就可以放棄繼承權。
1、必須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2、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3、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
4、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5、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放棄繼承權有什么法律后果?
1、放棄繼承權,不產生代位繼承。
如果繼承權人生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放棄繼承權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人的子女喪失代位繼承權。雖然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是產生代位繼承的唯一條件,但在繼承人死亡之前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即放棄了無償享有被繼承人的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放棄,標示著繼承人沒有繼承權,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繼承權人的子女,當然就不會產生代位繼承的問題了,所以,放棄繼承權,也就不產生代位繼承問題了。
2、放棄繼承權是無條件和無保留要求的。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權人主動放棄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無償享有權,如果繼承權人以某種條件或要求為前提作為放棄繼承權的條件,其放棄繼承致其不能履行決定的義務或者侵害了其他繼承權人的權利,則這種放棄繼承權的表示是無效的。因此,放棄繼承權必須以確保其履行決定的義務,確保其他繼承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有條件和保留意見的放棄繼承權不成其為放棄繼承權的表示。
3、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復繼承權,需經法院作出決定。
放棄繼承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書面的形式;二是口頭的方式。放棄的表示一經作出,并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為恢復其繼承權、重新主張繼承權而引發的訴訟糾紛,必經人民法院依據放棄繼承權人提出的恢復繼承權的理由作出,否則,繼承權不能復得。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肇事逃逸有什么處罰
2021-02-28合同解除:解除合同的途徑包括哪些?解除的生效日期是什么時候
2021-01-0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釋
2021-03-19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