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做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在確認繼承權可以放棄的同時,司法實踐中還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棄繼承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以后做出。因為于繼承開始前,繼承人并不享有可以處分的主觀權利,僅享有客觀權利,而客觀權利僅是一種資格,是不得拋棄的。
2、放棄繼承的表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做出。因為遺產分割之后,遺產已轉化為繼承人的個人財產,這時,繼承人即使放棄所得遺產,放棄的也已經不是繼承權,而是個人財產的所有權。
3、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無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認可,均有放棄繼承權的自由。但是,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則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4、繼承權的放棄是否可以附保留條件,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爭議點集中在以下兩個問題上:
(1)繼承人可否部分放棄繼承權?我國現行繼承法對此未做明確規定。
一般認為,繼承權具有不可分性,只能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放棄,而不能附加任何條件,不允許部分接受或部分放棄繼承。如果允許繼承人部分放棄繼承權,就會導致繼承人只繼承權利,而不承受義務。如果繼承人只想得到部分遺產權利,而將應得的其他遺產權利讓與其他繼承人,則其完全可以在接受繼承后對其所得的遺產為讓與或在遺產分割時放棄。
(2)繼承人可否將其所放棄繼承的遺產讓給他人?我國繼承法并未區分不接受繼承和放棄繼承。
我國繼承法上規定的放棄繼承就是不接受繼承。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也就是不參加繼承法律關系,不能取得遺產,當然也就不能將其所得的遺產讓給他人。至于繼承人表示自己不接受遺產,而將遺產讓給他人,這并不是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而是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是對其參與繼承后所得遺產的處分,而不是對繼承權的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