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能力,指權利主體憑自己的意思表示能夠產生民事法律后的資格。各國法律規定已達法定成年年齡的自然人為有行為能力人,在一定年齡以下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被依法宣告為禁治的人為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指行為能力受限制的自然人,只有不完全的行為能力的資格,也就是僅有部分行為能力的人。司法實踐中對于16歲以上未滿18歲人,從保障他們合法的權益出發,承認他們有部分行為能力,即限制行為能力人。
法定代理,指由于法律上的直接規定而產生代理權的代理行為。
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和保護人為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法律機關辦理的法定代理人。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父母有管理和保護未成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依此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
綜合上述法律規定和法律規則,未成年人行使繼承權和受遺贈權分為兩種情況:
①完全無行為能力人,應當由他們的父母或監護人代為行使;
②有部分行為能力的限制行為能力人,即可以由他們的父母、監護人代為行使,也可以在征得父母、監護人同意后自己去行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費差益
2020-11-29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浙江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樣的
2020-11-18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0拆遷評估會過期嗎
2020-11-11江蘇省揚州市征地拆遷補償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