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股權變更手續
一、股權變更登記對股權轉讓效力的影響
1、合同效力的判斷規則。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在合同效力的判斷上采納了多層次的效力判斷標準,如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以及效力待定合同等。不同的評價結果能夠在最大限度內實現合同行為中私法自治與國家強制的完美結合。新的合同法對我國的社會現實影響深刻。這是因為,千百年來,我國是一個行政主導的社會,行政權力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傳統上,我國也無私法意義上的權利意識,尤其在傳統勢力最盛的廣大的農村,契約關系和契約意識根本沒有立錐之地。體現在民事立法上,立法者不是給權利主體營造更大的自由空間,而是處處體現濃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立法中大量存在不得、必須、禁止、應當等詞語和特定的行為必須經過審批、登記等程序、否則不生效或無效的規范。對于上述詞語、法律規范的解讀,直接影響著我們適用法律的結果,不同的理解將導致判決結果上的根本差異。法律規范在性質上屬于何種類型的規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深入地認識。而在司法領域,合同的效力判斷曾是一個令人迷惑的領域。究竟哪些登記手續影響合同效力、哪些與合同效力無關,這在當前司法實務中確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領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大量的合同效力被否定了,這與現代合同法促成交易、鼓勵交易的目標相悖。法律不僅沒有保護受害人,反而保護違約而獲得不當利益的一方當事人,有人評斷這乃是奇怪的法律。而在西方國家,權利是法律和訴訟的核心,合同的效力制度并不發達。
我國新的合同法確立了合同有效優先的原則。合同的效力判斷有其自身的判斷標準。合同的效力首先應依據合同效力的自身規則(主體是否適格、意思表示是否真實自由、內容是否合手法律和公序良俗、標的物是否確定可能)進行判斷。關于登記手續與合同效力關系的判斷規則,合同法借用刑法上“罪刑法定”和“無罪推定”的表述方式,實行“不生效法定”和“推定生效”的規則。其基本原則是,一般情況下,應適用區分原則。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規雖規定應進行登記但并未規定未經登記不生效的,則雖未經登記,合同仍發生效力。只有法律明文規定,登記為合同生效要件的情況下,才可將登記與效力掛鉤,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私人利益的尊重。依據上述規則,我國的公司立法并未規定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是股權轉讓行為生效的要件,也未規定不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則轉讓行為無效,因此,股權變更登記與股權轉讓行為的效力無關。
2、股權變更登記與股權轉讓。從我國上述立法體例看,雖然規定股東的變動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但此處規定的“應當”的法律規范屬于法律規范類型中的倡導性規范,而非強制性規范。應當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是對交易關系當事人私人利益的沖突進行協調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只是提倡和誘導交易關系的當事人采取特定的行為模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利益,猶如陡峭山路上提醒路人小心的指示牌。這種倡導性規范的存在,是與我國目前大多數人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水平相對較低,防范市場風險的意識較弱有一定的關系。對于未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的股權轉讓的雙方當事人而言,第三人有權信賴登記事項的真實性,如果登記有瑕疵,按照商法外觀主義原則,第三人仍可以認為登記是真實的,轉讓方仍必須按登記的內容對外承擔責任。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未按照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予以處罰。公司登記機關的行政處罰行為是管理機關對未辦理變更登記進行行政法上相應責任追究的處理行為,它并不意味著轉讓行為無效。由此可見,在股權轉讓中的股權變更登記,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轉移權利應進行登記,這種登記在性質上屬于宣示性登記,其僅僅在于公示權利,而不在于決定合同的效力。它主要起證據作用,使得公司有關登記事項具有公示性和外觀性,并進而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未經登記并不會導致商事行為無效,而且,股權變更登記只是股權轉讓合同履行中的事項,不辦理股權轉讓登記也只是不履行股權轉讓協議的問題。對于股權轉讓的雙方而言,股權變更登記并不必然影響股權轉讓的實際發生。
二、股權變更審批手續對股權轉讓效力的影響
根據國家經濟管理或國家安全的需要,公司性質屬于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的,我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股權轉讓必須經其他股東同意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違反法定轉讓程序的,其轉讓無效。其基本出發點在于該類公司的股權轉讓對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產生重大影響,故需要國家意志進行干預。雖然此規定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在今天的司法實踐中存有較大爭議,但因它屬于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違反該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該規定屬于效力型的禁止性規范。效力型的禁止性規范是禁絕特定交易行為的發生,以此來維護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在該法律規范未被廢止之前,如當事人在訴訟中又無進行補辦的可能,則仍應嚴格依此執行,依法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金融消費的定義,什么是金融消費者
2021-02-18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