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股東代表訴訟,是指當公司的正當權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別是受到有控制權的股東、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員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訴權時,符合法定條件的股東以自己名義為公司的利益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訴訟制度。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是現代公司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彌補公司治理結構缺陷及其他救濟方法不足的必要手段,在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在我國確立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在此之前,面對實踐中急需解決的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做了有益的嘗試。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征求意見稿1、2)(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股東代表訴訟作了較為詳細系統的規定。當時考慮到新的公司法即將出臺,該司法解釋沒有正式公布。但在審判實踐中,該《征求意見稿》起著指引作用。一、對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理解(一)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對股東代表訴訟的適格被告表述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他人”。雖然此處對公司內部人員僅列舉了三種,但公司的控股股東、其他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亦應解釋為屬于適格被告的范圍,這些人均可包含在“他人”之中。因此,我國股東代表訴訟的適格被告不僅包括公司的內部人員,也包括公司之外的任意第三人,即凡是對公司實施了不正當行為而對公司負有民事責任的人,在公司怠于對其行使訴權的情形下,都可以成為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這種寬泛的規定有利于充分發揮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作用。(二)可訴行為的范圍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代表訴訟的客體范圍包括兩種情形:1.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2.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依據此規定,對于可訴行為的范圍,應理解為所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如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善管義務的行為,控制股東違反誠信義務的行為,第三人的侵害行為等。(三)原告資格限制鑒于我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剛剛建立,為了鼓勵代表訴訟,公司法對原告資格的限制作出了較為寬泛的規定,公司法僅對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持股時間和持股數量作出了限制。我國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適格原告包括如下幾類: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其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沒有資格限制;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有持股時間和持股數量的限制,只有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才具有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資格。(四)訴訟的前置程序公司法規定的前置程序是:1.原告股東需首先書面請求監事會或監事(有限責任公司不設監事會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是監事侵害公司權益,則向董事會或執行董事(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時)提出上述請求。2.監事會、監事、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述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符合上述兩個條件時,股東方可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但同時,為了避免僵化的前置程序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法律又規定了前置程序的免除條件。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當“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時,股東可以不受前述前置條件的限制,直接提起代表訴訟。至于何謂“情況緊急”,《征求意見稿2》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可作參考,包括:1.有關財產即將被轉移;2.有關權利行使的期間或者訴訟時效即將超過;3.其他緊急情況,必須立即起訴,如被告董事逃避有妨礙追究其責任之虞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皮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02農村拆遷安置房過戶買賣可以嗎
2021-03-01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什么是公房,公房拆遷費如何分配
2020-12-10棚戶區改造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