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東代表訴訟的定義
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股東代位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卻怠于起訴時,公司的股東即以自己的名義起訴,而所獲賠償歸于公司的一種訴訟形態。英美法系國家以及大陸法系國家對股東的此項訴訟權利均有規定,均賦予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權利。
2006年我國新《公司法》的出臺對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進行了詳盡的規定,在法定權力上極大地保護了中小股東的利益。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時,股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提起訴訟,或在收到請求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依照前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股東代表訴訟的限制條件
股東在提起訴訟時要注意一些限制條件,包括(1)股東的主體資格,即股東必須在侵權行為發生時具備股東身份,并在提起和進行代位訴訟時一直保有股東身份;股東身份是原告資格的基本標準,只有一直保持股東身份,才可以提起股東代位訴訟,《公司法》對該股東身份的具體規定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2)用盡內部救濟手段,即股東在提出代位訴訟前應先向公司董事會或者監事會提出申請,在申請被拒絕后才可以提起訴訟。《公司法》對拒絕提起訴訟的具體規定有幾種情況;一是拒絕提起訴訟,二是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三是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3.股東代表訴訟的特征
(1)股東代表訴訟是基于股東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濟請求權而產生的,這種權利不是股東傳統意義上的因其出資而享有的股權,而是由公司本身的權利而傳來的,由股東行使的。因此,我們要注意股東直接訴訟和股東代位訴訟的區別。股東直接訴訟是直接根據其出資而享有一定的起訴權,維護自身的權益,而股東代表訴訟只是股東代表公司行使一定的訴訟請求權,其獲得的利益或判決的結果都只是由公司承擔,而與股東私人利益并無掛鉤,股東只是作為股東身份間接地享有公司獲得的利益而已。
(2)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必須是公司的股東,一人或多人都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但并非只要是公司的股東,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不同的國家對該制度有不同的限制,其旨在防止某些惡意的股東進行濫訴,如前文所述,作為原告的股東必須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北京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9公租房拆遷中,戶口在內的人都能得到補償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