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東代表訴訟的定義
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股東代位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卻怠于起訴時,公司的股東即以自己的名義起訴,而所獲賠償歸于公司的一種訴訟形態。英美法系國家以及大陸法系國家對股東的此項訴訟權利均有規定,均賦予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權利。
2006年我國新《公司法》的出臺對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進行了詳盡的規定,在法定權力上極大地保護了中小股東的利益。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時,股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提起訴訟,或在收到請求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依照前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股東代表訴訟的限制條件
股東在提起訴訟時要注意一些限制條件,包括(1)股東的主體資格,即股東必須在侵權行為發生時具備股東身份,并在提起和進行代位訴訟時一直保有股東身份;股東身份是原告資格的基本標準,只有一直保持股東身份,才可以提起股東代位訴訟,《公司法》對該股東身份的具體規定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2)用盡內部救濟手段,即股東在提出代位訴訟前應先向公司董事會或者監事會提出申請,在申請被拒絕后才可以提起訴訟。《公司法》對拒絕提起訴訟的具體規定有幾種情況;一是拒絕提起訴訟,二是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三是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3.股東代表訴訟的特征
(1)股東代表訴訟是基于股東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濟請求權而產生的,這種權利不是股東傳統意義上的因其出資而享有的股權,而是由公司本身的權利而傳來的,由股東行使的。因此,我們要注意股東直接訴訟和股東代位訴訟的區別。股東直接訴訟是直接根據其出資而享有一定的起訴權,維護自身的權益,而股東代表訴訟只是股東代表公司行使一定的訴訟請求權,其獲得的利益或判決的結果都只是由公司承擔,而與股東私人利益并無掛鉤,股東只是作為股東身份間接地享有公司獲得的利益而已。
(2)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必須是公司的股東,一人或多人都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但并非只要是公司的股東,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不同的國家對該制度有不同的限制,其旨在防止某些惡意的股東進行濫訴,如前文所述,作為原告的股東必須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